案例

案例

黄珂,15岁,是一名高一学生,平时成绩好,爱好跳舞,多才多艺,是老师、同学、父母眼中的优秀孩子。小小少年,也有烦恼。身高158cm,体重48kg的黄珂认为自己有点胖,尤其是腿,看上去很粗。她想如果自己能更瘦一点,应该会更好看吧。

于是,黄珂决心减肥。减肥计划从少吃肉和主食、多吃沙拉开始。一个月过去了,黄珂确实变瘦了一些,只有45kg了。看到减肥初具成效,黄珂减肥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她决定,主食、油脂和肉都不吃了,沙拉也要少吃一点,于是体重成功地减到了自己理想的42kg。班上同学发现了黄珂的变化,都夸赞她身材纤细,让她更加觉得瘦才是身材的王道。

慢慢地,黄珂越来越过度地关注自己的体重。只要早上起床发现体重比昨天重了一点点,那么今天的饭就可以不吃了,只会吃点零食,让自己不至于饿晕。如果感到非常饥饿,黄珂甚至会非常高兴,“好饿,太好了,这样又能瘦了”。

瘦下来的黄珂情绪也变得不稳定。原因一方面来自父母。黄珂的父母发现女儿变瘦了,认为是高中学习压力大,每次回家就让她多吃点菜。对黄珂来说,吃菜已经变成了痛苦的折磨,但是在父母期盼的眼中,黄珂只能强忍着恶心,咽下食物。等饭吃完后,她马上会回到自己的房间,用手抠喉咙,把刚刚吃下去的食物给吐出来。高中后黄珂进入叛逆期,也不太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只能干着急。另外一方面,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黄珂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就特别想暴饮暴食,吃很多很多炸鸡,直到胃撑不下,想吐为止。吃下炸鸡后,黄珂又会特别的悔恨,“已经为了减肥不吃很多东西了,为什么还要去吃炸鸡”。这个时候,黄珂也会用手把刚刚吃过的炸鸡给抠吐出来。

在这种不吃、暴吃、催吐的恶性循环中,黄珂的身体和情绪逐渐变得糟糕。高二下学期,体重甚至变得比她预期的更轻了,162cm的身高,体重却只有35kg,不过黄珂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她的脸色看上去很差,月经不调,学习成绩也从全班前十逐渐掉到了班级三十多名,经常在被窝里哭泣,不懂为什么自己明明瘦了,现在却变成了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