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意义

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意义

(一)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工作,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而进行的体育教育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目标也有侧重点。只有通过设计课程方法、充实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整体现思政教学活动。在这种意义上来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既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也是高校体育思政工作的总方向,是学校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功能的体现。

(二)传承体育学科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体育课程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课程的灵魂,是体育课程具有活力的源头,也是促进体育课程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首先是体育课程的发展,接着是不断深入、全面全方位挖掘体育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最后是向学生传递体育课程规范和需要的知识、内容、方式、体育技术、行为规范、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等。从这一点考虑,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知识推动了体育课程理论教育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促进教师对体育运动中所涉及的学科理论体系、活动方法、学科观念,以及需要遵循的标准、原则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向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并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社会行为习惯等。另外,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高校体育课程的影响,能掌握相对应的思想道德基础知识,形成良好思想方法和活动形式,进而对体育锻炼具有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积极性,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成长。当然,高校体育教学思政也并非没有传统的体育文化宣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行为、伦理学原则、道德规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

(三)发展大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体育必修课是一个实用性强、操作性很广的必修课,而公共体育必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培养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观念,参加体育运动是提高大学生自身韧性和坚持不懈的途径。公共体育课程所提供的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锻炼价值,体育运动必须能够培育大学生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意志。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有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运动精神。体育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需要,究其原因不仅是它能给人类提供强健的体魄、健康快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类真正了解自己,敢于挑战,努力突破封闭的自我。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智能化,但人类整天面对电子产品,缺乏释放的时间和空间,缺乏真正放开自己的机会。只有从事体育运动,人们才能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人只有拥有持之以恒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精神,才能有更强的意志,才能提高精力。在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广大大学生目睹了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从而形成了共情的力量,这也从隐性道德的层面教育了大学生。

(四)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人们要想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就应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抛弃,才能与时代发展的精神保持同步。大学生是思维敏锐、思维活跃、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新的信息,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也很高,这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上升趋势。无论正面事件还是负面新闻,大学生都会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热点问题也能得到他们的关心。《体育的迁移价值》一书充分肯定了体育的实用价值,明确提出体育是人类道德品质的转化,书中指出:“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敏感度,发展他们的自由意志。通过运用体育运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学生会将这种意识转移到社会生活中去。”[2]体育活动很受大学生的青睐与热爱,主要是由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运动类型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各种体育内容,积累经验,感受不同的氛围,体验不同的情绪,从而结识更多的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拓宽人生阅历,这对他们的发展道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使学生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责任。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向学生展示运动技能、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解释运动知识。学生通过自主练习体育技能、与同学合作练习、增加练习难度等方式提高运动能力,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直观、多样地感知体育精神、感受体育运动规则、竞争、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等,这能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生活,找准目标,实现自身价值。

(五)提高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

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向往。体育运动也能够影响大学生的交往技能、道德素质、内心成长,以及专业知识运用,并通过所继承的传统价值观推动其更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转变思考方法,变成一个豁达、旷达、意志坚强的人。在面对强敌和困难时,当荣誉与名望同样存在时,当遭遇困境与挫败时,他们明白了怎样更加理性、从容与冷静。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们知道了如何表达、创造和欣赏美。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比赛时,知道真正的美是强大而准确,因为体育比赛的特点是简单、真诚、公平,让他们可以认识现实、美丽的东西,从而使他们敢于发掘生命中的美丽。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张斌,谷晨.体育的迁移价值及影响它的教育因素———读马约翰《体育的迁移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5(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