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的要义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总和,强调学法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是在体育常用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教学理念,巧妙设计、建构新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育人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情,了解学生当前身体机能、现有知识储备、技战术水平,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教。体育教学不只是教技术,更是讲道理,不只是练体,更是育人。
(二)建立体感逻辑
体育课程教学本质是以身体的教、学、练、用的逻辑展开。“体感”是身体认知的逻辑起点,由此导出体育的功能。当然,重视体感的同时要用客观理性的科学思维保证体感的正确性。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重点是“体教”而不是“说教”,只有建立起教学与训练的结构才会有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例如,在太极拳技术中通过站桩的真实“体感”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三)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共用
体育教师的身体形态美、运动技能美具有显性教学效果。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多为隐性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健美的体态、健康的心态、阳光的教态,再加上准确的投篮、精准的射门、精美的动作等技术技能展示,足以把“健康第一”“教育者先受教育”等教学理念表达清晰。健硕的身体背后,漂亮的动作之中,精湛的技能展示,其中蕴含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思政教育,隐性的思政教育融于以体为教之中。
以太极拳专项课思政课为例,教学模式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传统“格物致知”思想,通过实践,提炼一套太极拳课程思政模式。“体感”———练习太极拳中的真切本体感;“体认”———由体感体知动作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哲学思维方式;“体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甚至灵性的思想境界,深刻悟解拳理、哲理,形成文化自信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基于“体感、体认、体悟”核心教学方法,以“立德树人”为基,以太极技术和理论为两柱,将太极拳技术、理论、思政元素三位有机融合,按照问题导入,教师牵引四步,兴趣入手,学生逐阶通达思与行统一五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