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中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优配创新

一、教学目标设计中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优配创新

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预期的质量与效应,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有所展现。从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实际来看,只有在具体课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方法,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要点有效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东北师范大学邢金明教授认为:“要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持续提升,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创新思路与教学目标的改进需求配套起来。”如何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课程教学目标优化配置,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者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这种优化配置上至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求,下至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步骤,都需要进行综合的审视和考量。

将课程思政建设要点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常规方法。但在这种融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调适和配置好课程思政建设要点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平衡性,则是对这一常规方法进行创新的关键。体现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点与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是并行的。例如,在排球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与真谛。常规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目标中加入对女排精神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知晓女排精神,进而过渡到对中华体育精神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完全对女排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支持和拓展关系进行深刻的认知。但通过教学目标调适,安排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课前分组查阅和梳理中国女排长久以来形成的独特精神的历史主线,总结出女排精神的内涵特质,然后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将中国女排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并且在今后的体育运动实践乃至学习生活中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与践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的创新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支持和价值拓展。同时,这也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灵活地配套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意图,进而实现预设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