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与难点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展现出三个突出特点:
1.价值引领特点
课程思政将高校体育的教学重心转移到强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方向。高校体育课程的一切课程内容、知识技能传授都必须做到与价值引领融合统一,以履行体育课程协同育人的应有之责。
2.“育德于体”的特点
高校要借助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想切实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就必须将德育教育落实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始终,通过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强身健体、提升道德修养、完善素质、陶冶情操等教育,使大学生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
3.人文立课的教学特点
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形态等人文素养元素是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思政元素。通过这些人文素养元素的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将这种价值关怀和生存意义的精神文明理念嵌入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使体育教育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要,展现出人文立课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
从表面上看,体育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必然会面对一系列的难点。一方面,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两者进行融会贯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通过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核心内容融入体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一直是令体育教师头疼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如何构建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一个重要难点。当前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依然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对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且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调统一发展尚未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课程思政的价值主导性和主体性还没有完全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