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落实中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创新
要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融盐于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处理好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与体育教学内容落实之间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小帆教授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选用发掘方法,保证发掘和整理的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计划中凸显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方法,目的在于推进课程思政元素与具体的课型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有效避免生硬融入的现象发生。
在教学计划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凸显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对应性和有效性,需要明确指出所使用的课程思政发掘方法类型和适用范围。一般而言,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需要与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结合起来。例如,在乒乓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发愤图强、为国争光”等中国乒乓精神的内涵,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通常采用明星效应法、知识导向法等发掘方法,将中国乒乓精神同专业教学内容简单联系起来。这些方法固然让思政元素同专业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联系,却并没有凸显出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对应性,即这些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任何课程之中,这就导致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之间呈现出生搬硬套、模糊不清的关系。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教学案例感到认知疲劳,无法进一步对中国乒乓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入解读。依据课程大纲的育人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乒乓球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运用思政元素发掘方法,将思政元素的发掘进行创新与重构性质的设计和实践,进而推动中国乒乓精神同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中国乒乓精神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认知,形成相应的学习体验,并将其延伸到自主学习和实践中去,真正体现思政元素发掘方法对落实教学计划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