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院校田径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问题
2025年10月13日
二、我国体育院校田径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院校田径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大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案等方面思政元素的融入和运用不足。
教学大纲方面,只在田径教学目标上明确涉及思政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时数分配上、教材内容中未明确体现思政教育元素,其原因包括:①育人理念侧重明显,存在重技术教学轻价值引领的情况;②学校教学计划未提及,各部门之间未形成育人合力且缺乏具体指导与监督;③部分教师存在思政意识不强的情况,要利用思政教育课程给田径课程增色,为培养人才提效,而不是把体育课上成德育课;④田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不够清晰,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执行力低下;⑤教材重技术理论轻价值观培养。
教学原则方面,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主要依靠教师对教材中思政内容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若教师缺乏思政嗅觉和意识,则无法在教学中发挥思政元素的作用。
教学方法方面,对思政内容的挖掘缺乏积极意愿、执行力低下,大多数田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政理论方面的培训,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对教师思政素养的考核。
考核与教学评估内容为技术+理论,评估内容与观察点不足。
教案方面,田径教师的教案、讲稿是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编写的。多数教师在讲稿和教案中对思政元素的体现存在不突出、不充分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教师不重视,把田径课堂思政理解为简单的体育加思政课的叠加。田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总体不足,大多与技术课挂钩,缺少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这主要是由学校顶层设计不健全导致监管失位、教研室对教学进度的制定没有提出融入思政元素的要求、教师个人思政意识薄弱等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