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美影——中国近代电影的美术关联研究》简介
《银光美影——中国近代电影的美术关联研究》这本书是由.田佳佳著创作的,《银光美影——中国近代电影的美术关联研究》共有82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绪论 电影与美术的近代叙事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三、...
2
绪论 电影与美术的近代叙事
电影在近代被引入中国,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同列,被称为“第七类艺术”。而后,在既有艺术序列中又补上了戏剧,电影被称为“第八类艺术”,不仅因其产生较...
3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文化现象
在美专里,几乎天天看电影了,(也看京戏、文明戏。)曾经托一个朋友给我在电影公司谋个位置,那时候只想能够踏入电影,别的一切都不管,薪水有没有都不成问题,真没法儿时...
4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电影发明于科技与艺术同样昌明的西方世界,绝非偶然。自影像技术问世以来,西方奉写实为圭臬的艺术世界便面临崩解的威胁;与此相对,则是电影升格为第八艺术。新兴的电影艺...
5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虽然《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然而,在19世纪末诞生的电影,对于人类而言是全新的事物。尽管影像技术的基本科学原理可以追溯到《墨子·经说下》所记的小孔成像原理,...
6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电影艺术地位的确立,在融会综合诸类艺术的同时,对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影像艺术机械复制现实具象的逼真性、快捷性,使传统绘画的写实功能相形见绌;...
7
三、电影需要美术专才
不仅是美术人需要向新兴的影像艺术寻求出路,电影同样需要美术人才的加入。作为影像艺术的电影,虽然超越了绘画、雕塑等传统美术的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种类,但是以影...
8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发展与电影、美术结缘
在世界各国美术人积极加入电影界的潮流中,中国的近现代电影美术人群体多聚集于上海这一国际大都会。这与上海在近代的快速崛起,并最终成为中国影都的特殊地位有很大关系。...
9
一、上海崛起与中国好莱坞地位的确立
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凭借其位于中国海岸线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地理优势,开始全面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城市经济近代化为起始点,上海交通发达,各业蜂起,...
10
二、电影、美术引领时尚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展,电影不断扩大其文化影响范围,最终占据上海时尚文化圈的核心位置。同兴起于这座城市的包括近代转型的商业美术在内的诸多文化产业共相携手,引领着上海文化...
11
三、融和电影与美术的新兴职业人
伴随电影业与商业美术在上海的兴盛,不仅引领了时尚文化,同时也得到社会风尚的助推,由此产生的诸多相关新兴职业,标志着电影与美术的文化产业化达到相当的程度。电影制片...
12
第三节 电影美术人的群体起伏
美术人群体进入电影界,势必成为美术理念在电影界扩张的重要推手。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并不止于电影美术,而是在编导、摄、演、卡通等方面多有发挥。除了积...
13
一、电影美术探索与美术理念的拓展
美术人进入电影界,势必为电影艺术输入了近代化的美术文化。与其他路径发展而来的电影人相比,电影美术人的美术专长确实是他们的强项。以常理推测,美术人的一技之长为他们...
14
二、电影美术人的职场进展
美术在电影摄影诸环节的扩张,和电影美术人的自身努力分不开,又是以近代中国电影界灵活务实的用人机制为先决条件的。在当时,美术人在电影职场的发展路线大体有三:一是不...
15
三、影美术人的群体概况
考察中国近代电影美术人群体,其发展大体可以呈现4个阶段的起伏。第一阶段,前接中国人初拍电影的晚清时代(1905年),截至20世纪20年代末。在最初问世的国产片中...
16
第二章 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
影戏要用文学的想象力去创造剧情,要用美术的眼光去衬托背景,…… ——陈醉云《影戏演员的修养》[1] 布景美术,往往被观众所忽略,却是电影摄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7
第一节 美术人加盟电影布景美术工作
中国早期电影与舞台戏剧的血脉相承,以及低成本运作,使电影布景一时停滞于粗陋状态。电影布景对美术人的需求,以及电影杂志对布景美的召唤,为美术家的“触电”做了良好的...
18
一、有关布景美的呼声兴起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伶界大王”谭鑫培欣逢六十大寿,那年上半年的一天,他受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字景丰)之邀,带着他的跟包、敲锣鼓家伙的、琴师等人...
19
二、电影美术的工作内容
中国电影所以亟需美术家的加盟,首先根源在于电影艺术的迅速成长,很快挣脱了市井杂耍、戏剧舞台的局限与框范,于是,新型的视觉艺术围绕银幕造型产生了全新的美术工种需求...
20
三、加盟电影界的美术家
美术家进入电影界,似可追溯到但杜宇1920年创办上海电影公司。参与影像艺术创作,对于追新逐异的美术家来说是本能的冲动。因为但氏创办上海影戏公司,夏维贤、钱病鹤、...
21
第二节 形式唯美与奇丽幻景
美术人进入电影界影响电影布景的趋势。受欧风美雨的熏沐,他们设计的布景呈现出欧化的唯美主义倾向,象征主义潮流也一度在中国近代电影中留下痕迹。电影特技,同样需要电影...
22
一、布景美术由欧化趋华风
中国电影因陋就简、低成本制作起步,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实现布景美术的意识自觉。“布景”评论从1924年起就成为影评的必要组成部分,[96]因为影评家的呼吁...
23
二、幻景与象征影像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美术人在布景方面还曾作过两类积极努力。一是有意营造奇幻影像,另一是制作象征主义的布景。拍摄幻景既可弥补现实场景之不足,同时也可节约摄制成...
24
三、伟大布景
规模宏大的布景,可以彰显电影摄制方的资金投入和认真的态度。追求布景伟大,对于电影布景摆脱粗陋,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优秀的布景早已有之,只是当不起“...
25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布景的兴起
现实主义电影的生命力源自社会生活本身,与电影艺术特质相契合。除了少数特殊题材、特异风格的电影,归化现实主义是电影布景的必由之路。从追求真实到开拓外景,知名电影布...
26
一、置景重在真实适当
作为最直观反映现实的艺术,电影置景总是或多或少地以社会环境为依据。“写实”观念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成为中国电影人和观众的共识。不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是因为...
27
二、外景的现实拓展
在中国早期电影,外景似乎无处不在。为节省拍摄开支起见,早期电影摄制团队多在人迹稀少、不易受到惊扰的地方开拍;即便是进行所谓的内景拍摄,由于没有正规的摄影棚,仍是...
28
三、布景师的艺术反思
电影置景吸引了一批美术人才,他们不仅是指导工友实现设计从图纸到实景的实干家,同时积极思考,成为电影置景美工经验的早期总结者。有趣的是,置景师的理性反思并不受囿于...
29
第三章 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
一部影片之成功,其重要之人员,除导演及演员外,当数及摄影师。摄影师,非徒知照像术仅能摇机柄者之谓。盖摄影师,犹画家、其镜头之运用,即犹画家之置景着色、其机柄,即...
30
第一节 成为摄影师的难度
摄影师既是电影界的关键紧缺人才,但要成为摄影师并非易事。其根本性原因在于摄影器材、菲林的发明与制造均在西方世界,在整个近代时期,中国鲜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摄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