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渝返沪致力长片的契机
经过数年绘制卡通片的历练,万氏兄弟实已具备主持绘制大型卡通片的能力。然而,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中断了他们的卡通电影追求。当时电影公司纷纷倒闭,万氏兄弟凑钱开设“万氏照相馆”,以谋生计。“四万”负责摄影,“三万”经管店务,“二万”负责对外冲晒,“大万”发挥剪影特长,每位顾客奉送剪影一帧,以广招徕。其间,万古蟾接受了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专修科的卡通讲师之聘,赴无锡任教。这时,中国电影制片厂要拍摄抗日题材影片的消息传到沪上,万籁鸣、万超尘前往武汉,中途来接万古蟾,“二万”因刚开学授课,相约日后在武汉会合。不久,上海失陷,日寇气势汹汹扑向无锡,万古蟾随师生撤离,辗转来到武汉,与“大万”“三万”会合。上海就只留下了“四万”照看照相生意,维持各家老小的生活。[47]从此,万氏兄弟的卡通事业就由四兄弟抱团努力精简为三兄弟的继续进取。
在敌机不时袭扰的武汉,万氏三兄弟在中制主要从事为抗战宣传片配制卡通的工作,眼见武汉难守,万氏兄弟又随中制转移到重庆。万氏兄弟或合作或独力主绘,推出了《抗战标语卡通》第一、第二、第五集,《抗战标语》第三、第四集,《抗战歌辑》第一至第七集等卡通宣传片。[48]重庆环境实在令人不能满意,上海不时寄来告急的家信,并传来了一些电影公司在租界内复业的消息,万氏兄弟“萌生了回上海寻找绘制动画片机会的念头”。兄弟三人一起离渝返沪难免非议,恰逢万超尘接到农民教育制片厂的邀请,就留他暂驻重庆,万籁鸣、万古蟾遂以探亲为由辗转回沪。待万氏孪生兄弟取道贵阳至昆明,再经越南赴香港,从香港乘船回到上海,大约已是1939年秋。[49]
其时,美国迪斯尼影片公司1937年底推出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卡通片巨制《白雪公主》,风靡全球,也轰动了“孤岛”上海。《白雪公主》既叫好又叫座,相关消息不断传来,让人不由得对卡通片刮目相看:“美国电影界选举的去年度十大巨片的揭晓中,《白雪公主》以最多票数膺获冠军”[50];“《白雪公主》一片,在电影历史中较任何影片赚钱为多,顷据华特狄斯奈摄影场披露,该卡通长片发行以来,已十五阅月,收入……较一九二八年初期全部影片《The Singing Fool》所创之收入纪录,犹高1740000元,按《白雪公主》在美国已收回停映,然在许多外国,则仍在放映中,当尚有2000000元之收入也”[51]。
《白雪公主》意欲进一步“征伐”中国的报道,或许更刺激中国电影人跃跃欲试。“该片去年在华放映,颇受国人欢迎,卖座成绩亦甚美满,兹据该公司远东经理美灵顿宣称。该公司为便利今后中国观众起见,拟将该片加配华语拷贝。至于此项工作将在港沪两地择一合适之华人片场,委托代配,片底则寄回好莱坞加配音乐及各项音响。而所采用之言语已决定为国语。因国语片适合于全中国各地放映。预期在本年圣诞节配制完成,当即在港沪两地放映云。”[52]据报道,《白雪公主》“已决定于6月2日起,南京、大上海两戏院同时献映”[53]。因为夏季公映“排日客满,盛极一时”,同年“丽都大戏院已定十二月一日公映,名片重来”。[54]重新配音的《白雪公主》,“色彩艳明,配音响亮”,“因为这部拷贝是直接由美运沪的”,所以“比上次在沪第一次开映的《白雪公主》还要好许多”。[55]
卡通长片的市场前景看好,为“大万”“二万”寻找投资方优化了环境。他们准备将童年就开始蕴积的《大闹天宫》情结绘制成卡通片,并很快获得某布商的支持。万古蟾回忆:他们“先在社会上搜集绘制人员加以培训,同时还要自费把器材买齐,夜间还要继续工作,绘制分镜头画面”。并于1940年3月8日登报招生,准备卡通人才的训练。[56]然而,正当前期工作接近完成之际,电影胶片持续涨价,拍片还不如囤胶片,老板有心毁约,又碍于合约,于是不断干扰万氏兄弟的工作,逼得他俩主动提出解约,结果反赔上了六百多幅分镜头画面。[57]就这样,万氏兄弟试制中国卡通长片的工作不得不宣告暂停。[58]
关键时刻,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派导演方沛霖来与万氏兄弟洽谈,方氏出示了已经编好的《铁扇公主》剧本。该剧本取材《西游记》“孙行者三借芭蕉扇”故事,片名所以有“公主”字样,隐含同《白雪公主》相颉颃之意,同时也是借重这部迪斯尼卡通大片之盛名,以期引起国人的观影兴趣。这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白雪公主》对中国电影界的积极影响。实现卡通片梦想的如此良机,万氏兄弟怎会放弃?新华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卡通部,聘万古蟾为主任。万籁鸣已任《良友画报》美术编辑,即以兼职身份在卡通部工作。[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