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伟大布景
规模宏大的布景,可以彰显电影摄制方的资金投入和认真的态度。追求布景伟大,对于电影布景摆脱粗陋,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优秀的布景早已有之,只是当不起“伟大”二字。1928年9月胡忠彪发文直言不讳:“吾国的电影界上,没有一笔大款子,供给我们拍一部伟大的影片。至于要制伟大的布景,那可以更不必说了。”胡文特别说明:“而伟大两个字,里面包含着伟大而逼真美观的意思。”探究中国何以没有“真的伟大布景的影片”,胡氏认为,撇去资本的因素,“实在是没有这种人才来担任这件事。”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美人计》为例,“里面的布景,虽然不能与欧美相比,而在国产片中,终可以算得布景伟大了。那么何以仍旧不能受人欢迎呢?因为那张片子中的布景,或有不能使观众感到伟大的地方,所以自从那张片子以后,各公司方面不敢再制伟大的布景来拍伟大的片子了”[131]。
《美人计》是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1927年出品的影片,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古装片”。[132]该片取材《三国演义》刘备过江招亲故事,由陆洁、朱瘦菊、史东山、王元龙联合执导,美工为王雪厂、马瘦红。[133]该创作团队态度严肃,考据精密,矫正流俗,布景规模与质量超越以往。当时探班的记者“在摄影场中看了一会周瑜书室,几根大柱子,下面都用极精细的雕刻,还有十几个木匠在那里工作,旁边置着许多古式而很庄严的椅子,和差不多有三只八仙桌大的台子,听说都是周瑜书室里用的”[134]。另据报道,有更为宏大的布景:“片中之古街道,见者咸啧啧称异,谓为布景中从来未有之工程,非有伟大魄力者不办,……现正鸠工庀材,从事于二大工程:其一为荆州城,雉堞齿齿,气象庄严,以视虎踞龙蟠之南京城,正无多让;其二为水军都督府,府门崇闳壮丽,大纛翻飞,具见周公瑾当年气概,此两项工程,建筑尚属不难,惟其通体不古,殊非易易,不知费几许擘画,始克成此巨 观云。”[135]
事实上,正是《美人计》开启了中国近代电影追求伟大布景的新征程。大中华百合同年推出的《王氏四侠》,资金投入虽不及《美人计》,但是导演史东山并未放弃对伟大布景的营造,郑正秋不禁打抱不平:“《王氏四侠》这部古装片,布景何等的伟大,打法何等的好看,……这样有价值的影片,上海的卖座会比人家的投机片好得有限。”[136]同时期面世的电影开始以为伟大布景为卖点,如明星公司的《为亲牺牲》(置景为董天涯)广告宣称:“布景有伟大之交易所,堂皇之厅事,为是片生色不少。”[137]报道称友联影片公司的《十三妹大破能仁寺》(又名《儿女英雄》第一集,布景为陈梅喦)“配景壮丽,摄法新颖”[138]。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就是我》,据称具有“伟大的布景”[139]。此后,有《大侠甘凤池》标举“布景伟大而有美术”[140]。《左慈戏曹》、《渔叉怪侠》等,这方面皆有值得称道之处。[141]、[142]相比之下,差不多同时期出品的《火烧红莲寺》以模型作替代,被指为“开倒车”,也不为过。凡此刺激《火烧红莲寺》续集电影加强布景工作,天一乃至联华,随之跟 进。
关于中国近代电影公司纷起制作伟大布景的心思,时人一语中的:“有好多影片,往往借重奇丽的布景和伟大的设备,以号召观众,外表上也许能使人信他们摄制这张影片,确已费了不少的心血,其实他们还是舍难就易,抄了便宜的近路啊。”[143]尽管如此,伟大布景的制作还是获得制片方的大力支持,这也有助于置景美术水平的快速提升。1931年天一公司推出了首部片上发声影片——《歌场春色》,置景为沈西苓,当时报道:“布景的美丽伟大,更是见所未见。”当时天一的“置景主任吴永刚,可够吃苦了。日里固然要指挥搭布景,夜里又要打图样”云云。[144]明星公司出品的《红泪景》分为前、后两集,蔡楚生为导演助理(导演为郑正秋)兼布景设计,亦设计有伟大之置景。[145]
左翼电影运动初兴,大布景依旧当行。比如,联华报道:“《母性之光》连日拍摄外景,一厂摄影场内近日赶搭剧场布景,工程浩大。”[146]《小玩意》(美工为方沛霖)摄制的桃叶村,全景占地超过四亩,“小河曲折,上架圆拱石桥,民屋鳞比,树木扶疏。叶大嫂的家就面山临水建设在这美丽的怀抱里。这场照真仿造的布景,夸张一点说:真值得冠以‘逼真伟大’四字”[147]。吴村编导的《风》“布景一项,耗资之巨,破全联华纪录。富丽壮大,得未曾有”[148]。《渔光曲》布景亦不乏“几个伟大的场面”[149],其布景师是刚忙完《风》置景工作不久的方沛霖。[150]布景师刘晋三差点白忙乎一通,《大路》虽未开拍,布景先行,“盖此布景之伟大无以复加,有山,有水,有村街,有茅屋……建筑完成预料至少需一个月之时光。现虽将一座大山建起,但因《大路》视察队此次选定之实地外景,与此景接连不合,故近日布景师刘晋三督率工匠日夜从事‘搬山’工作云”[151]。为了收音起见,山坡景还是在电通公司摄影场内搭建的。[152]
此外,明星公司的《春蚕》《丰年》等影片,亦有“伟大场面”。[153]、[154]随着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进展,伟大场景开始倾向于依赖外景拍摄。除了左翼影片,吴永刚设计布景的《香雪海》,“摄伟大战场景”[155];马徐维邦执导的《寒江落雁》,专门搭置了“伟大街道景”[156],诸如此类,透露的是美术人对大场景的迷 恋。
全民族抗战爆发,上海影业一时凋敝。新华电影公司完结此前开拍的《貂蝉》(布景张云乔、方愚言),重新掀起古装历史片的热潮。张善琨乘势推出《木兰从军》(华成影片公司),因抓取上海“孤岛”民众的抗战心理而得以大卖,更是奠定张氏影业集团(后成立“国联”)在“孤岛”银坛一枝独秀的格局。较之小公司的粗制滥造,新华制片态度相对认真,该公司1939年自建大型摄影场,电影美术人制作伟大布景的情结由此舒张。尽管有种种不如意,当时影评还是认为:“《貂蝉》《木兰从军》,以至《武则天》,在道具、布景、服装上的成绩与贡献,是不可抹煞的。”[157]

图6 《刺秦皇》伟大富丽布景之一角 (《青青电影》第4年第39期,1939年12月26日)
方沛霖在此期间赢得了“布景大王”的美誉[158],他不仅在自己执导的影片兼任置景工作(如《武则天》《珍珠塔》《雁门关》等),而且还包揽了新华多数“巨片”的美工之职。《武则天》布景曾受人指摘,《雁门关》号称“大资本摄制”[159],“阿方哥”得以尽情施展其置景美术的才华,成绩着实令人刮目相看:“《雁门关》值得称颂的,当然是布景。”[160]方沛霖内心更是憋了一股劲:“有人说中国不能摄制像欧美那样伟大场面的电影,但是这我以为还是只怕没有用毅力去做罢了。”[161]1939年公映的《一夜皇后》(导演张善琨、陈翼青),当时报载:“该片的伟大布景,由银坛名布景师方沛霖任设计顾问,片中许多的古代用具等均由考古家悉心研究出来,的确不愧为古装巨片。”[162]1941年公映的《西施》(导演卜万苍),当时如此宣传报道:“五十万资金,三年多时间,万余位演员,数十堂巨景,成此伟丽无法形容之不朽巨著!”[163]美工方沛霖同样功不可 没。
其他电影公司实力虽不能与张善琨集团相埒,但也有尝试大制作的路子的,此可举艺华影业公司为例。该公司1939年出品的《王宝钏》(导演吴村),布景繁多,无景不大,包天鸣下了极大苦心,单是西凉王宫,占地全场,宫中水泥细雕金龙百数十条,最大五十八尺,最小七寸半,圈在宝座之龙,开拍之日,导演感其尾部不够壮丽,语未竟,布景师便亲手把它毁去,当时连导演却觉得话说得太快,对这精细之龙表示可惜,于是摄片工作,也停了两次,鸠了十几个匠人,把龙的尾巴重新雕过,现在,这堂富丽精致的大布景,已在中国兵打进番宫的时候全毁了,将来我们可以在银幕看见它的全貌与毁坏的情景。[164]在翌年出品的《刺秦王》(导演严幼祥)中,美工包天鸣再显身手,“布景之富丽伟大为艺华公司所有出品中所未见”[165]。
费穆为民华影业公司执导《孔夫子》(1940),耗时一年有余,艺术上精益求精,置景方面工程浩大。“联华总厂旧有小河一道”,“日前《孔夫子》为搭置匡野一景,因占地过广,乃大兴土木将河全部覆盖,化为山陵”。[166]
事实上,就置景规模而言,“孤岛”时期的电影无以超越新华公司为拍摄《红楼梦》所作的准备。1940年夏,新华开始斥巨资,“动员全体布景师,依照红楼梦图册,通体改装,构成一座古色古香的大观园来”,“方圆广及数十亩”。[167]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红楼梦》摄制延后,至1944年以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出品,编导为卜万苍,美术设计为胡旭光[168],“布景相当伟大”[169],堪称矞丽[170]。
诸如此类,成就了近似大作品主义的影像奇观。尽管“孤岛”时期电影多有浅陋之作,但若干巨片的大布景追求确实达到中国近代电影的极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虽然大量电影人流转香港、武汉、重庆、延安等地,但在电影实力与市场运作等方面均不及上海;上海全部沦陷后,日伪操控下的电影摄制虽有日方的介入,电影技术或有进展,外景之外的大布景间或有之(如《春江遗恨》),但是体量、创意并无突 破。
在中国近代的最后数年里,电影布景追求漂亮、华丽之风未减。但是,为节约成本与走艺术“捷径”,一些电影公司将客厅、舞厅等布景图样按照规模与豪华程度编号入档保存,当时戏称“值班布景”,摄制时按号调取、如法炮制。这样,公司老板不用布景师,也可搭出各种华丽布景,布景师的艺术创造力大受影响。[171]上海电影界还出现有些布景为其他影片借用的现象。比如,解放战争时期国泰拍摄《铁面无私》,布景“大部均利用《杨贵妃》剩余者”,“该片由徐欣夫导演,内插有大批机关布景,犹如共舞台的《七剑十三侠》一样大卖噱头,以此招徕观众”。[172]所谓“剩余”布景,其实不过是委婉之辞。总之,电影大布景就此走向没落。与此相对应的是,现实主义美学在中国近代电影的胜利进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