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成早期卡通长片的绝唱
1941年11月19日,《铁扇公主》在上海的大上海、沪光两大影院同时献映,轰动一时。[77]各大影院争映中国第一部卡通长片[78],观众云集,好不闹猛。名利双丰收,良好的票房收益为万氏兄弟再度出发,绘制第二部卡通长片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可叹时运不济,万氏兄弟绘制卡通长片的活动戛然中止。此后的8年间,战乱频仍,政局动荡,中国电影界的美术工作者虽各有进展,然而,时兮命兮,却再没有了制作卡通长片的机遇。

图57 《铁扇公主》唐僧师徒四人卡通形象(《国联影讯》第1卷第9期,1940年11月21日)
万超尘在重庆接着试拍了木偶短片《上前线》,参与卡通短片《王老五去当兵》的制作,并招考少数美术人员进行训练后,大约于1941年6月辗转回到上海,国联公司当时就有意邀其加入,“三万”因在重庆期间画过讽刺汪伪的墙报画,不便抛头露面,没有应承,只埋首于自家的照相馆。[79]据传《铁扇公主》大功告成之际,万氏三兄弟有兵合一处之势,着手准备第二部卡通长片。关于接下来要上马的卡通长片,国联公司初议“钟旭嫁妹”,“万氏兄弟觉得最好要有意义”,积极建议登报征稿。[80]不久,又有两种剧本以供选择:“一部是周处的除三害,并且加以人物的搬演;另一部是爱丽斯丝漫游中国记。”[81]后拟仍从《西游记》取材,绘制《红孩儿》。稍经周折,最后确定绘制周贻白编剧的《蜜蜂皇后》(初名《昆虫世界》[82]),并信心满满地预定在 半年内完成[83]。

图58 万籁鸣、万古蟾主绘《铁扇公主》画面(《青青电影》第2次号外,1941年9月24日)
万古蟾追述,《蜜蜂皇后》的创作灵感实源自万氏兄弟以前创作的合成片《抵抗》,系描写一真人扮演的女孩带领一群动画小娃娃与苍蝇、蚊子等有害昆虫大战的故事。改编成《蜜蜂皇后》,寄寓了万氏兄弟宣传抗日的情结,该片的紧要处结穴于蝗虫大军暗喻日本皇军,抗战主旨较《铁扇公主》更为明显。[84]该片创意得到张善琨的认可,即予通过,并亲任监制。相关工作随后展开,并试图配写歌词,制成卡通歌剧。[85]然而,正当公司物色小演员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上海完全沦陷。《昆虫世界》的设计稿被迫销毁,以免惹祸。国联公司卡通部工作即行终止,好不容易拉起来的卡通片制作队伍风流云散。[86]万氏兄弟也只能做些影片片头和幕表的加工工作。[87]万氏兄弟的卡通事业暂告停顿。
那一时期,上海之外,国产卡通片得到可喜的推进。就在《铁扇公主》公映之际,重庆方面推出了卡通短片《农家乐》。[88]这部6分钟的卡通短片系重庆励志社美术股作品,主要工作由5位青年承担:主绘者为钱家骏,助绘者、“动作”为范敬祥,“设色”为袁宪志(一作忠),“背景”为金石昌,“图案”为杨祖述;中电负责摄制,摄影为王乐天。时评该片“绘制技巧上也可说是相当成功的。摄制方面、镜头推动和剪接,有很多处帮助了剧情的紧凑”。[89]
另据报道,香港南洋公司历经两载,投注大量物力财力,努力摄制卡通长片《白蛇传》。该片制作家为郑逸生,预计在年底可以献映。[90]然而,此后却是有如石沉大海,音讯皆无,很可能中途夭折。
1944年,为免遭日伪迫害,万籁鸣避居安徽屯溪。[91]不期然迎来抗战胜利后,万超尘有幸受农业教育电影之聘,到美国考察电影(特别是动画片)一年半。[92]闲居多时的万古蟾北上北平,任中电三厂美工科科长;后闻教育部建立南京教育电影制片厂,筹拍动画片《儿童识字运动》,毅然南归。因为经费短缺,《儿童识字运动》没能开拍。万古蟾又应中制厂长罗静予之邀,到上海担任电影美工设计。工作之余,他重新设计《昆虫世界》的画面,等待梦想实现的一天。1948年,在影片商的牵线下,万古蟾赴港与大中华公司的袁仰安洽谈。为了将来能摄制大型彩色动画长片,他留了下来,暂从事电影美术工作。[93]不久,万籁鸣亦来,随身携来《昆虫世界》剧本。[94]不久,将此改编成《蜜蜂与蝗虫》,初稿设计亦完成,但因预算庞大、技术力量不足而作罢。[95]

图59 万籁鸣、万古蟾兄弟(《新华画报》第5年第6期,1940年)
无缘在卡通长片进行新的艺术超越,万氏兄弟视此为一生最大的憾事之一,《铁扇公主》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电影无法逾越的卡通片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