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二、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与美专人从影表演互有交错的是,从事布景美工的电影美术人有的也化身为演员。更值得揭示的是,其他演员也多以美术为艺术修养追求,这同样是中国近代电影文化的绮丽风景,能够深化我们对美术在中国近代电影圈生存状况的认 识。

早期中国电影界,美术人从事电影布景美术工作每每心有不甘,有意参与电影表演。马瘦红便是如此。马瘦红,浙江海盐人,“幼喜绘画”,1920年“与同志数人创办浙江美术专门学校,任教务主任有年”,“暇时辄研求银幕艺术”。1921年来沪,经丁悚介绍,入上海影戏公司“专任绘画之责”,苦于“不能遂其现身银幕之初衷”。翌年进大中华百合公司,任图画布景主任,“间且演剧”,在《同居之爱》《儿孙福》《美人计》饰演要角,“名噪一时”,《美人计》一片中马瘦红还兼任美工,确乎是多才多 艺。[49]

与马瘦红一样在《美人计》兼任美工与演员的王次龙,是名演员王元龙的弟弟。元龙深“感置景人才之缺乏,遂召次龙弃学共入影途”[50],进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王次龙(间或采用艺名“王雪厂”),凭其艺术积淀,兼做布景、演员,择机升格为导演。1928年,他就执导了《清宫秘史》《上海一舞女》等片。此后,编、导、演三栖,拍片无数,艺术生命力一直维系到香港沦陷之后。[51]既置景又做表演的,还有沈唳天等人,《神女》的第一配角章志直前也曾为布景 师。

布景美术不仅孕育电影明星也产生大腕导演,而将布景与导演紧密结合的,则当首推“布景大王”方沛霖。溯其源,方沛霖最初银幕留名是因为参演新人影片公司影片《方世玉打擂台》。同年,他又出演该公司的《小侦探》。此后,其姓名才随着电影布景美术地位的提高而出现于大银幕,先后在新人影片《矮亲家》、《续甘氏二小侠》(即《大破毒药村》)、《擂台英雄》(即《胡惠乾打擂台》)、《父子英雄》任美工。[52]偶一表演,只能视为客串(如在《父子英雄》)。随后进联华,转艺华,直到1936年推出《化身姑娘》,方沛霖才算走上了导演之路。他没有再做演员,不过时常从事美工,大多数由其执导的影片布景美术实由其负 责。

图24 陆若岩(《电影杂志》第1卷5、6期合刊,1925年)

图25 金焰绘沈浮像(《联华画报》第7卷第1期,1936年1月1日)

图26 张翼用几个数目字画成 约翰巴里摩亚的侧面像(《联华画报》第6卷第9期,1935年11月1日)

图27 徐莘园书画(《明星月报》第2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

早期电影演员不乏画才,比如,陆若岩“工书画,擅金石”,“于肖像画尤独具匠心”,参演《人心》。[53]又如,以《难为了妹妹》(神州)步入银坛的孙敏,此后拍了大量影片,偶尔也任编、导之职,但总以饰演“坏蛋”出名。[54]鲜为人知的是他原也学过三年的美术。在20世纪30年代银坛一度被誉为“影帝”的金焰,系来自朝鲜,颇有波希米亚作风,未出大名前是住在卜万苍家的一个亭子间,严次平前往造访,但见“书橱连着写字台和桌子,都是他自己设计定制的,怪形十足,一只小型的火炉;四壁上挂着的也是一点怪形的装饰品,有一只小型穿山甲的壳,形状是怪可怕的,二枝猎枪,一只‘吉太’的乐器,此外都是些画,室内还放着一帧未完成的粉笔画的自画像,我在这时候才知道金焰是画家出身的”[55]。“画家出身”可能过誉了,不过,受酷爱艺术的父亲的熏陶[56],金焰擅画不假,住处布置又是艺术气十足,因此才能得到上海美专高才生的充分认 同。

图28 孙敏曾学美术三年,图为孙敏绘画的 情景(《青青电影》第5年第33期,1940年)

图29 曹雪松绘《真王先生像》

在当时戏剧界一度风头甚健,曾出演《华山艳史》等影片的陈凝秋,兼具自学练就的画才。一度为武侠明星、后为硬派小生的张翼,用几个阿拉伯数字就画成约翰巴里摩亚的侧面像,不仅造型逼肖,而且笔触极为流畅。以演大侦探陈查礼而闻名一时的徐莘园,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在湘鄂两省军政界任幕僚,只因染上毒瘾,愧而离走赴沪谋生[57],据报道,他“书文诗画,件件皆能”[58],表演之外还兼书字幕[59],《火烧红莲寺》的主要布景红莲寺门前两旁的八字黄墙上的六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及大门上的直匾斗大金字“红莲古寺”,皆出自徐氏之手。[60]1936年初登银幕的谢添,虽然没有专门学过画,但常以谢天笔名画幽默漫画[61],还能画电影海报。[62]擅演喜剧角色的胖子明星关宏达,学生时代喜好美术与戏剧,由此走上演艺之路。更多的是平日里深藏不显,偶露峥嵘,逸笔草草写成速写漫画,毫不逊色于画家之作,令人刮目相看,如剧影双栖的周伯勋[63],饰演王先生声名大震的汤杰,饰演《王先生》重要配角小陈的曹雪松。继曹雪松后饰演小陈的刘继群,原籍常州,和艺术大师刘海粟是本族,据说他的爱好也是国画。[64]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为中电三厂演员的陈方千,书画、泥塑皆有过人之处。

绘画绝非男士的专利,女演员擅长此术的大有人在。有“甜姐儿”之称的黎莉莉在《国风》中有户外作速写的表演[65],她的自画像简笔生动,富有谐趣;又曾为孙瑜画像,“赫然孙瑜也”。[66]被誉为“南国乳燕”的燕燕“暇时,绘画,刺绣”[67]。她少年时就喜爱练字习画,但是承认“无师传授,尽在妄自涂抹而已”。[68]善饰老妇的吴茵,实者“多才多艺,能诗善画,还刻得一手好图章”。[69]许曼丽发表过为导演岳枫所作的漫画。[70]银坛梁氏四姐妹光彩照人,多才多艺,其中梁赛珠还擅长绘画,在拍戏间隙时间还学习书画。[71]严工上(电影作曲兼演员)一家号称“严门三杰”,三个女儿严月娴、严月冷、严月美除月美均在电影界发展,严月美最擅画,月冷也能画。[72]又,周璇拜画家丁悚为师。[73]

图30 汤杰绘王先生(《艺声》第3期,1935年8月)

图31 黎莉莉绘孙瑜像(《联华画报》第6卷第3期,1935年8月1日)

图32 黎莉莉自画漫像(《联华画报》第6卷第1期,1935年7月1日)

“孤岛”时期名动上海的港星陈云裳,在习艺期间也非常重视书画训练。正如当年教诲者所言:“字画都是艺术的一种,艺术家必定要博学多能,像小说所讲的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才是,……艺术应当到处去发展,不必囿于一域”[74](后来还帮她牵线拜徐悲鸿为师),一语道出电影明星注重美术修养的根源,这与名伶遗风也可相衔接,故能深入人 心。

图33 梁赛珠演戏伴舞之余学习书画(《青青电影》复刊后第2期,1937年4月5日)

图34 葛佐治画的自己房间情形(《联华画报》第5卷第9期,1936年2月1日)

除了绘画,还有人迷恋上了照相,史东山、金焰、韩兰根、高占非、周起、黎莉莉、王莹、叶娟娟、林楚楚、袁美云、梅琳、黄耐霜、梁赛珠、貂斑华、童月娟等,他们纵情玩耍全新的影像技 术。

而对于电影小演员来说,加强美术学习则成为他们成才之路的必修课。葛佐治因饰演《迷途的羔羊》流浪儿童小三子而名声大噪。据报道:“葛佐治作画甚勤,自成一派,常画者乃公认为苏俄镜头从下向上拍之长脖烫发女郎,近随金擎宇太太读书,王人美学钢琴,方菁学画。”[75]附带言之,方菁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时在联华公司从事美术工作。在《迷途的羔羊》中与葛佐治为银幕搭档的陈娟娟,常学黄尧的样子,到户外速写,据黄尧透露:“我画的牛鼻子,葛佐治也会画,黎铿也会画,梁赛瑚也会画,要算小娟儿画得最好了,是她发明的。”[76]

黎铿较以上二童星年纪更小,却是一代电影人黎民伟之子,更早“触电”。他常与阮玲玉配戏,做她银幕上的儿子,伶俐可人。当年记者采访,观人赏画,称赞小黎“不愧是位小小画家的风度”。[77]那年,黎铿不过8岁。[78]这或许还不足以昭示电影表演人才发展的未来,但绝对能够反映美术在中国近代电影演艺界的崇高地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