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民国电影期刊资料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姜亚沙、经莉、陈湛绮编:《中国早期电影画刊》[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上海图书馆编:《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其他史料
侯曜:《复活的玫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M].上海:大东书局,1927
林泽苍:《美术摄影之研究》[J].《中国摄影学会画报》,1926(67)
林泽苍:《电影与美术》[J].《中国摄影学会画报》,1927(81)
审定商标第一一七八七号:《专用商品第六十四项电影片类,含有声音或不含声音之影片用以开演电影者活动画片及照片及各种各式之电影》[J].《商标公报》,1932(63)
[俄]普特符金:《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下编[M].黄子布、席耐芳编译,姚苏凤校阅.上海:晨报社,1933
万籁天、章泯译:《电影表演基础》[M].上海:正中书局,1935
莫洛:《陨落的星辰:十二年来中国死难文化工作者》[M].上海:人间书屋,1949
上海纪念聂耳逝世廿周年、星海逝世十周年音乐会筹备委员会编印:《聂耳、冼星海纪念文选(校订本)》第1集[C].上海,1955
欧阳予倩:《电影半路出家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王为一:《悼念蔡楚生同志》,新华月报资料室编:《泪雨集(乙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夏衍:《夏衍杂文随笔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0
郑逸梅:《影坛旧闻:但杜宇和殷明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程步高:《影坛忆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汪心水:《不断开拓电影特技新天地——记电影特技师戈永良》,陈同艺编:《影事春秋》第2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陈同艺:《影事春秋》第2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王汉伦等:《感慨话当年》[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第2版)
王人美:《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聂耳全集·下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于伶著、杨国还编:《于伶戏剧电影散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胡蝶:《影后生涯——胡蝶回忆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万籁鸣口述:《我与孙悟空》[M].万国魂执笔.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白冰:《电影趣闻录》[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
钟贤培选注:《吴趼人小说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聂耳、冼星海学会编:《永生的海燕:聂耳、冼星海纪念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蔡元培等:《1897—1987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曹懋唐、伍伦:《上海影坛话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艺术文选》[C].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7
孙瑜:《银海泛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朱明雄编:《命运交响曲:传记文学选4》[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
蔡楚生著,木艺、方声编:《蔡楚生选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陶令昌、金义端:《陶金——舞台银幕五十秋》[M].香港:开益出版社,1988
范国华编:《影剧人物轶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跃发、春雨:《中国影星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陶白莉、陈健:《陶金影剧生涯五十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凤子主编:《欧阳予倩全集》第6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上海电影史料编辑组编:《上海电影史料》第1辑[M].上海:上海电影志办公室,1992
张向华编:《田汉年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上海电影史料》第2、3合辑[C].上海:上海市电影局史志办公室,1993
吴茵:《回首忆当年》[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陈播主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陈先柄:《夏之秋纪念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4
上海电影史料编辑组编:《上海电影史料》第6辑[M].上海:上海电影志办公室,1995
汤晓丹、蓝为洁:《父子艺术家:汤晓丹、汤沐黎、汤沐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程季华主编:《夏衍电影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张会军:《银幕创造:与中国当代电影摄影师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张会军:《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王鸿海:《银幕造型:与中国当代电影美术师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陆弘石、李道新、赵小青编:《史东山影存》上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陆弘石、李道新、赵小青编:《史东山影存》下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张伟:《前世影事: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扫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张伟:《纸上观影录》[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洪钤编:《洪深文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张瑞芳:《岁月有情——张瑞芳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艺术类》上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王为一:《王为一自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韩]朴圭媛:《寻找我的外公——中国电影皇帝金焰》[M].朴松鹤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李作仁编:《玉田古今名人录》[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刘茜:《镜头里的风云变幻:薛伯青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百年司徒慧敏——司徒慧敏诞辰百年图文纪念集》[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唐薇编:《张光宇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赵丹:《地狱天堂索艺珠》[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谢添口述:《谢添口述》[M].谢钢整理,刘澍编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1卷《不息的变动》[M].上海:中西书局,2012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2卷《闳约深美》[M].上海:中西书局,2012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3卷《恰同学年少(上)》[M].上海:中西书局,2012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4卷《恰同学年少(中)》[M].上海:中西书局,2013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5卷《恰同学年少(下)》[M].上海:中西书局,2013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史料丛编第6卷《美专风云录》[M].上海:中西书局,2013
龚稼农:《龚稼农从影回忆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电影学工具书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电影总目录》第一辑(1906—1949)[M].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1960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张骏祥等主编:《中国电影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电影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31—1949.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中国电影图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影图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陈洁编著:《民国电影艺术编年》[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相关研究专著
[苏]格洛夫尼亚等:《苏联电影中的摄影术》[M].凌集译.北京:艺术出版社,1956
[法]萨杜尔:《电影艺术史》[M].徐昭、陈笃忱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
吴蔚云等:《电影摄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第1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韩尚义:《电影美术漫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韩尚义:《论电影与戏剧的美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蔡洪声:《蔡楚生的创作道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韩尚义:《电影美术散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周承人编:《论电影美术》[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法]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1卷[M].忠培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伍菡卿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编:《电影美术创作研究集》[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胡志川、马运增:《中国摄影史1840—1937》[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韩尚义:《电影艺术美漫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刘帼君编:《中外影视表演艺术走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
上海摄影家协会、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摄影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东进生:《电影美术师的天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宋洪荣:《电影美术造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周廷诚主编:《电影100年(1895—1995)》[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
朱瑛:《中国电影史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邓烛非:《世界电影艺术史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周承人:《电影美术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潘耀昌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张蓉、马西平:《电影艺术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香港电影美术学会编:《繁花盛放:香港电影美术(1979—2001)》[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
颜慧:《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刘诗兵:《中国电影表演百年史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周登富:《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设计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郑国恩、巩如梅:《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摄影卷(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李念芦、李铭、张铭:《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技术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郭东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宫林:《中国电影美术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宫林:《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美术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于保泉、田丽红:《影视欣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吴果中:《〈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林家治编著:《民国商业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宫林:《中国电影美术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曹毅梅主编:《世界电影史概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陈刚:《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史(1896—1937)》[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马海平:《图说上海美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马海平:《上海美专名人传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陈洁:《上海美专音乐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陈建华:《民国名流与上海美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刘伟东、黄惇编:《苏州美专研究专辑》[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施茜:《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盘丝洞1927》[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报刊文章
韩尚义:《电影美工的创作问题》[J].《中国电影》,1957(5)
郑逸梅:《从“海誓”谈到上海影戏公司》[J].《中国电影》,1957(3)
徐怀沙:《沈西苓及其电影创作活动》[J].《中国电影》,1958(1)
韩尚义:《电影美工基础》[J].《中国电影》,1958(2)
张光宇、叶浅宇等:《座谈美术电影》[J].《电影艺术》,1960(2)
特伟:《创造民族的美术电影》[J].《美术》,1960(3)
姜今:《谈戏曲电影的美术设计》[J].《电影艺术》,1961(1)
施文起:《电影布景与室内装饰设计》[J].《装饰》,1961(3)
李居山:《漫谈电影美术设计》[J].《电影艺术》,1963(1)
韩尚义:《特性 风格 真实——电影美术问题探讨》[J].《电影艺术》,1963(2)
姜今:《论形式美——电影美术设计的探索之一》[J].《电影艺术》,1963(3)
姜今:《动作中心——电影美术设计探索之二》[J].《电影艺术》,1963(5)
松林:《美术电影要走民族化的道路》[J].《电影艺术》,1979(2)
顾梦鹤:《忆田汉同志在〈南国社〉的电影创作》[J].《电影艺术》,1980(4)
华文:《“电影魔术大师”戈永良小介》[J].《电影评介》,1983(7)
吴印咸:《电影摄影艺术及其创作技巧》[J].《电影通讯》,1983(12)
凌子风:《悼许珂》[J].《电影艺术》,1985(12)
韩尚义:《我认识的沈大哥》,《电影新作》,1990(4)
郑国恩:《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历史描述(1905—1949)》[J].《当代电影》,1995(2)
高天星、高黛英、陈阜东:《赵清阁文艺生涯年谱》[J].《新文学史料》,1995(3)
舒晓鸣:《史东山的早期电影创作与“唯美主义”》[J].《电影艺术》,1996(4)
吴蔚云口述:《我所了解的中国早期电影摄影》[J].查元整理.《电影艺术》,1996(6)
宛儿:《历经苦难 痴心不改——电影艺术家朱今明传略》[J].《电影创作》,1997(1)
李今:《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之争看新感觉派的文艺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3)
钦鸿:《赵丹、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综合年表(1915—1937)》[J].《南通师范学院党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孙瑜:《孙瑜自述》[J].《电影艺术》,2000(6)
董占军:《摄影术的发明对十九世纪末欧洲绘画的影响》[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4)
孙长虹:《西方美术史中的摄影与绘画》[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蔡洪声:《蔡楚生生平与创作年表》[J].《当代电影》,2004(4)
高小健:《吴永刚生平与创作年表》[J].《当代电影》,2004(5)
石川:《孙瑜生平与创作年表》[J].《当代电影》,2004(6)
陈逸飞:《腾飞在“大视觉”时代》[J].《图书馆杂志》,2004(7)
石川:《访摄影师许琦》[J].《电影艺术》,2005(4)
郑伟芬、黄宝富:《试论中国的浪漫主义电影的基本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禾水:《他还是在作画只是这次的材料不是画布》[J].《社会科学报》,2005(5)
曾胜:《“大视觉”中的影像世界——陈逸飞电影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殷福军:《首批中国动画片及作者的考证》[J].《电影艺术》,2007(1)
李道新:《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J].《电影艺术》,2007(2)
石春鸿:《论摄影对西方绘画的影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4)
宫林:《池宁:中国电影美术语言的探索者》[J].《电影艺术》,2008(1)
李晨声:《杰出的电影摄影大师朱今明》[J].《电影艺术》,2008(3)
凤群:《〈庄子试妻〉:香港第一部电影学术之争》[J].《当代电影》,2009(1)
徐文明:《徐韬革命文艺与悲壮人生》[J].《电影艺术》,2009(1)
孙建业:《浅论格里菲斯对电影语言的探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2)
李镇:《王为一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9(2)
王大正:《〈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上)》[J].《当代电影》,2010(1)
周斌:《论柯灵的电影剧本创作——纪念柯灵百年诞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周艺、饶曙光:《方沛霖:早期国产商业电影风向标》[J].《电影艺术》,2010(2)
王凡:《司徒慧敏生平大事记》[J].《当代电影》,2010(7)
殷福军:《黄文农早期动画创作研究》[J].《电影文学》,2010(9)
宫浩宇:《沈凤威在沦陷时期的电影理论研究及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4)
殷福军:《中国动画艺术史溯源——中国首位动画专家杨左匋生平及其创作考略》[J].《文化艺术研究》,2011(4)
邱淑婷:《川谷庄平看二三十年代中日电影交流》[J].《电影艺术》,2011(6)
刘小磊:《“家族模式”与“美学观念”的一次尝试——论但杜宇与上海影戏公司》[J].《当代电影》,2011(9)
李镇:《钱家骏年谱》[J].《当代电影》,2011(11)
杨璟、董亚鸥:《早期民办电影教育:时代、市场与办学特色》[J].《电影评介》,2012(5)
张会军:《全面务实推进发展 促进电影人才培养》[J].《当代电影》,2012(9)
殷福军:《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创作时间及相关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李道新:《以戈达尔为例从“电影建筑”到“电影绘画”》[J].《美术观察》,2013(1)
黄可:《关于上海美专的误传与误解》[J].《东方早报》,2013(4)
郝冰:《奇观影像的百年回顾——电影特技的发展及其对电影本体论的革命》[J].《当代电影》,2014(1)
薛峰:《导演、文人、斗士:沈西苓的影剧人生》[J].《电影艺术》,2014(3)
马小敏:《论沈西苓电影中的现实关怀与艺术探求》[J].《当代电影》,2014(5)
李道新:《但杜宇大事年表》[J].《当代电影》,2014(6)
李道新:《融画入影与哲理探寻——但杜宇电影“美”的表现及其历史贡献》[J].《当代电影》,2014(6)
薛燕平:《21世纪之前的中国动画教育》[J].《历史研究》,2014(7)
王晓新:《浅谈绘画与行为表演艺术》[J].《大众文艺》,2014(8)
张磊:《布景设计与上海城市文艺形态的早期建构(1900—1931)》[J].《都市文化研究》,2015(1)
徐文明:《王次龙:多面影人的电影生涯及民族主义电影创作》[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1)
陈建华:《从影迷到银幕情缘:但杜宇、殷明珠与早期中国电影的身体政治》[J].《中国比较文学》,2015(1)
※学位论文
王海洲:《论史东山的电影创作》[D].北京电影学院1992届硕士学位论文
连秀凤:《曾经沧海难为水——剖析吴永刚的电影美学观》[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2届硕士学位论文
沈晹:《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与上海文化语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汪贤俊:《影像的冲击——论早期摄影对绘画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李楠:《影视声音造型的纪实化美学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徐晓东:《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D].浙江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马琳:《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高霄鹏:《试析摄影图像对架上绘画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李濯缨:《论绘画元素与电影语言的共通点》[D].四川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曲文倩:《摄影与绘画的最初较量——1839—1917年之间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郭志恒:《借鉴 促进 融合——浅谈摄影与绘画的互动》[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09届学位论文
耿春晓:《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内地恐怖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宋泽双:《赤子之心长不泯:吴永刚的电影世界》[D].西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蔡挺俊:《影像技术下的绘画世界》[D].浙江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郑健健:《新华影业公司研究(1934—1942)》[D].复旦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
应宜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D].浙江大学2013届博士学位论文
邹佩耕:《诗意的抗争——孙瑜的电影创作》[D].西南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夏小兵:《恐怖电影中的身体意象及其审美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宋曙琦:《中国动画电影探源——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邓文淑:《恐怖电影的“恐怖感”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尹鹏飞:《沦陷时期上海电影初探(1941—1945)》[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洪潇楠:《华语恐怖电影研究》[D].吉林大学2014届博士学位论文
※电影影像资料
《劳工之爱情》《南国之春》《怕老婆》《情海重吻》《银汉双星》《野玫瑰》《桃花泣血记》《天明》《脂粉市场》《母性之光》《恶邻》《春蚕》《小玩意》《姊妹花》《渔光曲》《女儿经》《神女》《体育皇后》《桃李劫》《大路》《新女性》《风云儿女》《都市风光》《国风》《天伦》《孤城烈女》《压岁钱》《夜半歌声》《前台与后台》《十字街头》《青年进行曲》《马路天使》《孤岛天堂》《王老五》《木兰从军》《武则天》《铁扇公主》《宁武关》《家》《春》《混江龙李俊》《秋海棠》《渔家女》《红楼梦》《摩登女性》《万众一心》《八千里路云和月》《表》《长相思》《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松花江上》《小城之春》《母与子》《生死恨》《太太万岁》《清宫秘史》《关不住的春光》《希望在人间》《遥远的爱》《相思债》《乌鸦与麻雀》《二百五小传》《丽人行》《风雨江南》《狼心喋血记》《联华交响曲》《新旧上海》《壮志凌云》《船家女》《一剪梅》《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