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的鲜明特征
四、心脑血管的鲜明特征
心脑血管与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相比较,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对于冠状动脉与脑动脉来说,与其他动脉血管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易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对于毛细血管而言,则易于产生功能性障碍。我认为这便是高血压患者易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原因在于:
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和弹力肌型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
2.心脑血管具有功能性特别强的特点。心脏作为人体血液总泵站的原动力,为了保证人体血供,若非发生特殊情况,其压力是不会自然减弱的。因此,毛细血管即使是正常压力范围内,与那些管径相对较粗、管壁较厚的血管相比较,承受能力也小。特别是在受到高压血流的持续冲击下,长期处于“舒张、收缩,舒张、收缩”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下工作,加上毛细血管的“先天缺陷”——管径细、管壁薄这一特点,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弹性,发生硬化。血管硬化后,管径会变细、变脆,当遇到血压骤然发生变化时,会由于承受不住高压血流的冲击而发生“崩裂”,成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当遇到血液中的血栓时,由于其管径细,容易发生完全性阻塞,则造成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至于心脏和大脑因毛细血管损伤而引发功能性障碍这一点,则显得更为明显。这里举一实例,比如,我们有时不慎把手部或腿部碰破的时候,难免要伤及到该处的毛细血管。对于这种现象,人们大都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人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它对人体健康不会构成大的伤害。可要是伤及到心脏和脑部的毛细血管,那后果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心脑两处的毛细血管内外交织、纵横交错,尤其是脑部的毛细血管,各有各的功能。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头发丝那样细的一根血管发生病变或阻塞,其后果都不堪设想。我们常说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各类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肌梗死等疾病,都有可能是由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如发丝的毛细血管的阻塞而引起的。而此种现象一旦发生,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轻则留下严重后遗症,重则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