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压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四、口服降压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患临界或一期高血压,到底需不需要常年坚持服药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我的观点是,凡利用我向您介绍的“物理降压”的手段能够使血压降下来的朋友则不需要服药;而使用“物理降压”手段效果不理想者可适当口服中药降压类药品,或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于患有二期、三期高血压的朋友来说,必须施以药物治疗,方可达到降压的目的。但治同类疾病的药物多达几十种,其中有些降压药,服后产生的毒副作用很大,如多尿、性功能减退、嗜睡、老年性痴呆等。尤其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从表面上看血压仿佛是降下来了,而实际上,却在其他方面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用药常识,采取一种较为稳妥的服药方法,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是:

1.血液黏度大的朋友,不能服利尿类降压药物。因为此类药物服用后,体内水分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要知道,体内的水分排出的愈多,血液黏度愈大;血液黏度大,血液流动的阻力相对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血压不但会继续升高,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于这类药品,患有血液黏度大、血小板凝聚以及患有性功能障碍的朋友不宜服用。

2.当您在服药过程中,遇到适合您服用的药物时,您可以坚持服用,不要轻易更换其他类降压药物,也不要随易停药。起码在您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您的血压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也没有征得医生同意的情况下,您不能盲目停药。

3.药量的增减。在服某种降压药物,若经反复测量,服后血压偏低或持续偏高,可适当减少或适量增加,但不可变化过大,且应征得医生的许可。

4.要掌握服药的最佳时间。比如,睡觉前不宜服降压药品(注意不要一概而论,对于那些患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及医生所允许的则不在此例),因为人在睡眠时血压本来就低,若再服降压药,血压会更低。这种情况下服药,很容易因为血压过低造成脑灌流不足,最终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引起各位注意。

5.一定要按规定服药,用药不能过量。特别是服降压类药物,更须注意,因为降压药物使用过量,特别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危险性更大。道理在于,人体的血压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若在很短的时间内服用大量的降压药物,会使血压骤降,造成主动脉输出不足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对于那些患有脑动脉硬化的朋友,还容易因血液流动滞缓形成血栓,诱发脑梗。

6.不可降压过快。因为脑组织所储备氧量非常少,降压过快有可能造成脑组织在短时间内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受到损害。脑组织的维持有赖于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如果血压下降速度过快,脑血流量也会在短时间内下降,这种情况下极易诱发脑梗。

7.凡不用服药,利用其他手段,如按摩、运动等措施,能够使血压保持在基本标准状态或能够使血压下降时,则不必服药;凡服用中药能够使血压保持标准状态者,则尽量不服西药,因为西药治“标”不治“本”,而且无论多么好的西药,长期服用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所不尽相同的是,有些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有的潜伏时间较长而已。

8.血压即使稍高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引起的血压在瞬间发生持续升高。据我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一些常年血压保持在较高水平的人,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能够经常性地保持神定自若,心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9.服优降宁类降压药物不宜在同一时间吃动物肝脏、鱼、奶酪、豆制品等,因为此类药物能抑制单胺氧化酶。若同时吃以上食物,非但起不到降压作用,反而会引起血压升高。

10.三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应该住院治疗。家庭治疗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