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一、环境卫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环境卫生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居住地的环境卫生、工作单位的环境卫生以及家庭生活的环境卫生等。其中又包括空气指数、空气污染、气温、干湿度、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水质、空气质量、是否有地方传染性疾病、各种地质灾害以及噪音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等。

世界卫生组织在近日出版的《新科学家》周刊发表文章指出:噪音是引起人们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人们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报告指出,在欧洲,每年因心脏病或中风死亡的人中,3%是交通噪音引起的。由于全球每年有700万人死于心脏病,用这一百分比推算,每年大约有21万人死于噪音污染。科学证实,超过50分贝的噪音就足以引起心脏病。嘈杂的饭馆的噪音可高达55分贝以上,交通繁忙的路口的噪音可高达75分贝以上。可见,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么大。

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最为明显的有两处:一是城市里汽车等机械排放的尾气;二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工业,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由工业废料引发的环境污染及空气污染等。据媒体披露,由以上两种原因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迅猛增长。噪音污染主要发生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城市里汽车拥有量日趋增多,各种机械的轰鸣,机械厂、纺织厂、机器制造行业、冶金、酿造、矿山机械行业等引起的强噪音等。经科学验证,噪音污染严重时能够造成人心烦、心率过速,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近年来国家把有关环境治理工作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样对于保护生态、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