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
二、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
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在近十几年来的探索中发现,能够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有很多。下面详细谈谈我的粗浅之见。
1.年龄因素
随着人的年龄的不断增大,到了40岁以后,身体各器官会发生老化,血管也会发生病变和不同程度的硬化。人的血管在没有发生病变时,它的内壁是光滑且富有弹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血液会舒缓地在血管内畅流。而一旦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管径会由此变细、变硬、变脆,管壁会发生增生性改变,会附着一层米粒状赘生物,这时血压也会逐渐升高。血管也和我们家里使用的自来水管一样,水管管径变细后,水压自然会升高。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血管老化的进程是缓慢的,是逐渐形成的。由于每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不同,血管老化的进程也不同,有的老年人,都六七十岁了,血管的弹性还是很好。也有极少数的人,年龄才三十多岁,可血管已经老化了,这确实是一条发人深省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2.饮食结构
现实生活中,在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人们的喜好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在饮食方面,有的人喜欢吃肥肉,有的人愿意吃素菜;有的人口重,饮食偏咸,有的人口轻,饮食偏淡。在十多年的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年长日久、日积月累的影响,各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都对人体各器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了血压的变化。
3.家族遗传
众所周知,有许多疾病,都带有明显的遗传性,如冠心病及脑血管类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对下一代的遗传比率更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遗传率高达87%以上。
4.血管自身病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了中年以后,血管也会发生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瘤等。血管病变以后,管径会变细,血压自然会升高。
5.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我十几年来的反复验证,发现寒冷会使血压升高,究其原因,大概与血管的“热胀冷缩”有关。因为人的肌肤受冷之后,血管会收缩,管径会由此变细,因此引起血压升高。另外,人在低于-10℃的环境中,血液的黏稠度也会升高。由寒冷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大,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只是升高的幅度因人而异。年青人因为血管弹性好,在室外工作时,血压会有些许变化,但回到温暖的室内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中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再加上严寒气候带来的不适,血压同青年人相比,自然要高些。
除了上面列举的,人体微循环障碍,肝脏、肾脏病变等,都会使血压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6.神经学说
人的神经究竟是如何造成血压升高的呢?人体器官的各种活动,情绪变化,如喜、怒、忧、恐、思,还包括吃、喝,做各种工作等,都是通过大脑的指挥,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完成的。也就是说,人的各种活动无不受到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支配。而同时,人的情绪的急剧变化,也能够通过神经系统、通过大脑,对血压构成威胁。这一点,早已在科学实验中得到验证。人的血压又究竟是如何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得以升高的呢?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人的大脑犹如一台汽车的发动机,汽车驾驶员若想提高牵引力,必须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转速愈高,所需功率愈大,燃油系统的压力也愈大。人的大脑也是如此,人的情绪变化愈大,脑组织的活动频率愈高,所需要的血流量则愈大,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导致副交感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最终引起血压升高。
7.人体血流障碍学说
人体血流障碍学说是指由人体器官病变导致的血流不畅、血流受阻等原因引起血压升高。主要表现在:
⑴血管,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受阻,导致血压升高。
⑵血液,由于血液黏稠、血脂增高、血小板凝聚引起血流不畅及血流受阻,导致血压升高。
⑶其他脏器,如由心脏、肾脏等器官病变后,造成血流受阻及器官功能性障碍,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⑷由动脉硬化引起的人体末梢血流不畅、血流受阻,造成血压升高等。
关于动脉硬化会导致血压升高这个问题,我对此曾作过反复实验,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每天晚间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前后,各测量血压1次。从实验中发现:烫脚前后的压力竟然相差0.7~1.3千帕(5~10毫米汞柱)。由此不难看出,动脉硬化对血压的影响之大。为什么运动和洗热水澡、烫脚能够使血压下降?因为这两项活动能够起到舒筋活血、保持血管舒张的作用。
医学知识加油站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差别,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地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