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孤独无奈

三、孤独无奈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为了有效地控制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不良后果,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即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的政策。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因为孩子生的少,就要出现一对夫妇要养活四位老人,甚至八位老人这样的现实问题。关于贍养老人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广为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披露,近年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有许多老人过着独守空房、孤寂无奈的生活。我们不妨想一想,甭说是一个具有高等思维能力、离不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即便是一只狗,把它放在常年与世隔绝的环境当中去,每天在它的嘴边放上一盆肉,它的身体也不会健康的。因为它没有胃口。

据《温州都市报》报道:2004年春节过后,某市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太,死在屋子里十多日,后来才被她的邻居发现。而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全在国外。我认识一位颇受邻里尊敬的老人,她把两个孩子全都培养成才——女儿是大学教授,儿子是出名的企业家。而这样一位含辛茹苦、38岁就守寡的老人,2002年的冬季竟一个人喝闷酒,死在屋里达十多天无人知晓。她死后,人们在她的一个小本子里发现了她写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我还需要什么”,他在诗中写道:

“我还需要什么?我不需要钱,因为我的儿女已经长大,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家;我只希望他们一个星期、一个月也行,能给我打一次电话。我寂寞难耐呀!我想和他们说说话。我还需要什么?我常常幻想着:他们一年、时间再长一些也行,最好能带着孩子一块回来,让我瞧瞧我的孙子,他们来陪我说说话……”

试想想,一个老人,已经到了“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风烛残年,他不敢有太高的奢望;就连“一个月一次的电话”或者是“一二年带着孩子回来看看”这样起码的要求都难以实现,这是多么无奈、凄惨地情景啊!我不瞒诸位朋友,我当时看到了这首诗,便把它记了下来。之后,我每当不经意地读到它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行行热泪。

我常常想,人其实和其他动物一样,在他的一生当中,有辉煌的季节,也有无奈的时候。比如一头牛,当它身强力壮的时候,能为主人耕地、种庄稼,到了秋天收回大批金灿灿的稻谷时,它肯定讨人喜欢。这段时间,就是它一生当中最为荣耀的一段时光。当它老气横秋,干活已没有力气,跑也跑不动,一直到死亡前的这段时间,就是它的无奈期。其实,人和牛一样,在他的一生当中,也有他的辉煌期与无奈期。

在此,我对天下的年轻人说句心里话:“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扶养大,如今,他们老了,连走路都感到困难,甚至还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去看看你们的父母、带着你们的宝宝回趟家。此时应该去搀扶老人一把、陪着他们看看阳光与晚霞……其实他们并不一定需要钱、需要东西,老人就想让孩子们陪着说说心里话、喝杯热茶,难道他们在有生之年的这一点小小的要求还算过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