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秘诀

第一节 长寿的秘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般地变化,在中老年队伍中,探讨长寿秘诀的话题正在悄然兴起。一些朋友问我:健康有具体标准么?我思索了许久,只回答了一句“活得岁数大呗”!我之所以要这样回答,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真的不知道有没有具体标准;二是我也确实没有见到有关这类标准的具体规定。但由此我却想起了一件事情。

我在东南沿海打工七八年,出于对文学写作的爱好,在那里结识了几位当地报社的记者。那地方长寿的老人很多。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要去采访一位年逾九旬,不戴老花镜尚能穿针引线、绣花的老寿星。我出于好奇,也跟着他去凑热闹。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位寿星的身上,能够发现许许多多的与其他的老年人不同的地方。她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一是大脑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思路清晰;二是耳不聋、眼不花、满口牙一个也没脱落;三是手脚动作协调,绣花时虽然速度和年青人相比较慢些,但从下针的准确性和对色彩的分辨与老人的实际年龄相比较,确实让人们感到匪夷所思。从这位老人的身上,我想起了中医理论中关于“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来。我又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一个极简单的道理,即在这位老寿星的身上,从心脑血管系统到整个躯体的所有器官,我敢于断定,血液肯定是畅通无阻的。

后来,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有这么样一位老人,虽然年逾百岁,但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生活也不能自理。这样的老人年龄虽然很大,但却给社会和他的家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样的朋友即使活到100岁,我看也未必就好。有一次在火车上,我向一位医学专家征询关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标准时,他谈的除了上面那位老寿星明显的区别于其他老人的头脑清醒、思路敏捷,人体器官无病变、无功能性障碍外,又增加了三条意见。他把老年人身体健康标准的内容总结为“三快”:一是说话快,表明大脑健康、思路敏捷;二是走路快,表明躯体活动自如、骨骼及循环系统无障碍;三是大便快,表明消化及排泄系统没有毛病。我很赞同他这样的观点。另外,我又给他增加了一条内容,一个人不论他活多大岁数,只要生活能自理,不给他人添麻烦。我认为,这便是健康老人的标准。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要么高寿,要么早亡。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知界、演艺界和商界的一些耀眼的新星身上。高寿者如社会活动家雷洁琼、高级石油专家侯祥麟等,已是一百多岁的寿星,还能够照常工作;而形成反差的是,有些年仅三四十岁的尚处于青壮年时代的人便告别了人生。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这种非常明显的反差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中老年人当中,一股纷纷探讨青春长驻秘诀的现象正在悄然兴起。我针对人体健康与青春长驻相关的一些问题,总结了这么几条,供朋友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