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倒施”好处多
第三节 “逆行倒施”好处多
生活中发现,凡那些古稀之年仍思路敏捷、健步当车的寿星们,在强身健体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记得几年前在小报纸上读到一则用来强身健体方面“正话反说”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一条名为“倒行逆施”的健身方法,我把此理解为“退行散步法”,读后觉得有趣又富含某种哲理性,于是亲身试之,果然收到预料之外的好效果。
我们都知道,由于人类习惯于向前走的模式,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地使肌肉分为“经常性活动”和“不经常活动”两部分。这样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人体整体平衡。由于倒走和向前走所使用的肌群大不相同,倒走正好可以弥补正走的不足,给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以激活那些不经常活动的肌肉细胞。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倒走可以锻炼腰脊肌、股四头肌和踝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以及韧带等,从而调整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倒走,对腰腿酸痛、腿足麻木、抽筋、肌肉萎缩、末梢循环障碍、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倒走属于不自然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人体协调功能。
1999年至2006年的这7年间,我在温州打工,住在单位宿舍。开火车本来就是一件精神疲劳很严重的工作,加上业余写作,常常搞得我筋疲力尽、大脑整天处于混沌状态。恰巧宿舍后面有5股未曾启用的600米长的铁道,两股铁道间又铺有坦当平整的水泥路。每当我写作感到疲惫时,便来到这里,用“倒行逆施”这种方式进行尝试性锻炼。
我为什么要拿这项运动做实验呢?因为脑力劳动,特别是文学写作方面的构思,是一件长时间、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思维活动一旦深入到了某种境界,大脑就如同一匹脱了疆的野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那样难以驾驭。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想“刹车”,使注意力在瞬间得到转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感到累了,想撂下手中的笔歇歇;有时到了上班的时间,必须硬逼着大脑去转移思路,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事实证明,这时使用任何方法都不灵,都不如“倒行逆施”解决问题。“倒行逆施”必须注意安全,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摔倒、发生意外。这么简单的一招,既有效地调整了思维方式,又解除了由于脑力劳动所带来的精神疲劳。
我当时所采取的是正向“急行军”、退行“正步走”的速度,每次各进行2500米距离。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没想到这样一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探索发现,这项运动若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具有说不尽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