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面向对象的定义

6.1.4 面向对象的定义

Java作为一种独立的编程语言,具有自己的定义方式。在Java中,面向对象的定义可视作类的定义,具体格式如下:

978-7-111-59182-5-Part01-260.jpg

下面举例介绍:

可以将类抽象成现实世界中的学生,具有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和年龄等属性。在定义这个类的时候,语法public class student{ }是必不可少的,表示已经定义了一个关于学生的类。

在这个类中,应该包含属性和方法,属性即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和年龄。这时,可以

写出程序的大致结构如下:

//定义现实世界中的学生类型

978-7-111-59182-5-Part01-261.jpg

以上就是简单的关于学生的类定义的框架,在关于属性方面的定义,要注意数据类型。对于方法的定义,实际上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例如:

978-7-111-59182-5-Part01-262.jpg

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对类的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通常在一个类中,可以包含以下类型变量:

局部变量:在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变量声明和初始化都是在方法中,方法结束后,变量就会自动销毁。

成员变量:成员变量是定义在类中、方法体之外的变量。这种变量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实例化(分配内存)。成员变量可以被类中的方法和特定类的语句访问。

类变量:类变量也声明在类中,方法体之外,但必须声明为static类型。static也是修饰符的一种。

另外,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而普通方法必须有返回值。

978-7-111-59182-5-Part01-263.jpg

运行结果:

我是一名学生

这时,应该知道如何来访问成员变量和方法。

978-7-111-59182-5-Part01-264.jpg

978-7-111-59182-5-Part01-265.jpg

运行结果:

我是一名学生

我名字叫小明,我10岁了

我要回家了

我饿了

这样,一个类的定义就成功的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