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项目的工作原理分析

11.2 项目的工作原理分析

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详见3.3节。内部设置有T0/T1两个定时/计数器,拥有两个工作方式和4种工作模式,将初始值放在TH/TL中控制定时/计数长度;通过对TCON的有关位置数和清零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或者停止。一般遵循以下4个步骤:

1)设置TMOD确定工作方式;

2)设定并装载定时/计数初值到TH,TL中;

3)定时采用中断控制设置IE开启定时/计数中断;

4)启动定时/计数器采用软件启动设置TCON中的TR1,TR0

开启定时/计数器时,按着程序中的指定工作方式和初值进行定时和计数。因为在3.3节描述当定时/计数器工作在工作方式3时,定时器T1只可以工作于串行通信波特率发生器模式,所以本章主要阐述工作方式0、工作方式1、工作方式2。

1)工作方式0,初值为TH高8位和TL低5位

计数工作时:计数值=213-计数初值

定时工作时:定时时间=(213-定时初值)×机器周期

2)工作方式1,初值为TH高8位和TL低8位

计数工作时:计数值=216-计数初值

定时工作时:定时时间=(216-定时初值)×机器周期

3)工作方式2初值为TH高8位和TL低8位

计数工作时:计数值=28-计数初值

定时工作时:定时时间=(28-定时初值)×机器周期

蜂鸣器是按照极性要求加上合适的直流电压,以便使它可以发出固有频率的声音,使用简单。因为蜂鸣器只需直流电压便可驱动,所以只需在单片机驱动口输出驱动电压并加上晶体管放大驱动电流就可以让蜂鸣器发出声音。本章项目采用单片机P3.4引脚通过定时器定时翻转电平以产生不同波形驱动蜂鸣器发声。蜂鸣器控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1-2所示,电路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构成。

978-7-111-59182-5-Part02-31.jpg

图11-2 蜂鸣器发声电路结构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