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占领华尔街

(二)占领华尔街

1. 占领华尔街网络舆情动员

占领华尔街发生于2011年,互联网3G在全球已经是主导型业务。占领华尔街发生的环境与厦门PX事件时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媒体成为其重要舞台。运动的发起和动员打上了较深的社交媒体烙印。占领华尔街的发展进程以及媒体动员情况参见图4-3:

图4-3 占领华尔街网络舆情动员阶段

占领华尔街可以分为4个阶段:①2011年4月,加拿大杂志Adbusters发了一张海报呼吁占领华尔街。在海报中,一个芭蕾舞行动者在青铜公牛雕像上跳舞,象征着这场运动的目标——华尔街;7月13日,Adbusters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再次提出了9月占领华尔街的问题。这个阶段是占领运动的序曲,提出概念,呼吁占领。倡导发出之后,占领华尔街运动真正进入第一阶段,即社交媒体宣传和现场组织。运动的响应者在Facebook、 Twitter上集合,提出声援。由于发现警察潜入活动分子的邮件列表和社交媒体页面,活动的领导者在组织过程中,采取现场发放宣传海报的方式进行组织和联络,告知占领时间和占领地点。[90]②第二阶段,占领运动开始。行动者在占领祖科蒂公园后,继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扩大运动的影响。并通过与警察的互动,吸引传统媒体介入,《纽约时报》和《卫报》开始大幅报道运动情况及运动的组织形态、运作方式、目标。通过全国性报纸的大量报道,占领华尔街进入主流媒体渠道,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运动。③第三阶段,通过法院起诉,颁布限制令,压缩占领者在公园中的活动空间。最后警察对占领者清场驱逐,对祖科蒂公园的占领告一段落。④第四阶段,占领华尔街运动继续发酵,向美国100多个城市扩散,并向全球1500个城市蔓延,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纽约出现空心化趋势,在美国其他地方及全球被复制。但是在美国和全球的蔓延,其组织形态、目标、活动方式发生一定变化,难以形成像占领华尔街那样吸引公众的眼球,迅速走向衰落。占领华尔街运动渐趋平息。

占领华尔街在发起和组织过程中,社交媒体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美国民众故事分享、信息传播、组织链接的重要通道。是将占领华尔街从一个小公园扩散到全美乃至全球的重要平台,将占领华尔街独特的理念、组织形式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病毒式传播。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典型的社交媒体式运动。

2. 美国反恐机构处置占领华尔街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占领华尔街运动发生后,美国安全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运动展开了情报收集、侦测、监控、应对和处置工作。纽约市安全机构对占领祖科蒂公园的处置和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只能找到零星的资料,这些零星资料无法完整窥探美国安全机构应对占领运动的应急机制的全貌。但作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一部分,在占领奥克兰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美国安全机构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案的规定,将在处置过程中的一些保密信息公布出来,由此可见占领华尔街过程中,美国安全机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参见图4-4:

图4-4 美国安全机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反恐情报体系作了重大改革,在联邦层面设置情报总监,试图打通联邦各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91]在各州,设置州反恐信息中心,并以州反恐信息中心为办公场所,设置融合中心,其是联邦和州反恐信息情报与人员整合的联结点。联邦安全机构如联邦调查局州商业联合组、联邦调查局州联合反恐任务组、联邦调查局资助的州Infraguard以及国土安全部派驻代表,地方层面的派驻机构包括州警察局国土防卫科、县治安官办公室、州公共安全情报科。上述机构人员常驻融合中心,相互支援,共享情报,分别就职权所属事务投入人力和物力。

根据DBA新闻、媒体与民主中心获得的数千份公共资料,来自联邦和州的公共安全机构试图将数千名因为支持占领运动的美国公民罪犯化。2011年10月发生的占领凤凰城运动期间公共安全机构采取的执法行动表明,国土安全部在州融合中心投入了巨资,警察局与州融合中心合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跟踪和渗透占领凤凰城和其他行动组织。融合中心联络项目的最初目标是阻止恐怖主义行动,识别恐怖主义威胁,保护关键基础设施,清醒认识地方安全事务、商业机构的安全问题。但记录显示融合中心常常被作为一个预警系统,警告公司和银行阻止占领凤凰城的抗议。[92]

警察局派出警察作为卧底打入占领运动组织内部,参加他们的会议,了解他们的行动计划、组织人员构成。监测占领凤凰城运动成员的脸书交谈和个人使用的社交媒体信息,跟踪个人与占领凤凰城组织的联系。收集占领运动成员的名字、地址、社会安全号码、形象描述、驾驶执照和家庭地址,并收集这些成员的其他犯罪证据,追踪占领运动重要成员的电子邮件。联合反恐任务队和融合中心的创立将其触角伸展到各个方面,对占领运动参与者的信息进行分享。[93]执法机构也与私营部门建立紧密关系,以保护私营商业机构的利益。在条件成熟时,抓捕和驱逐占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