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社交媒体的类型和特征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形态首先在美国兴起,中国紧随其后建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交网络,中美两国都成长为世界上社交媒体最发达的国家。在社交媒体的发展上中国是追随者,美国有哪种类型的社交媒体,中国便有相应的社交媒体出现。同时,中国的追随战略也出现了超越的现象,在某些类型上要比美国做得更成功。参见表5-1:
表5-1 中美社交媒体比较
智研咨询集团从业态的视角将社交媒体区分为社区类、即时通信类、娱乐业、匿名类、婚恋类、微博/博客类、职场类。[11]这一区分从传统的行业分类出发,分类不够严谨,比如:匿名类并不是一种业态,职场类是不同业态的统称,也不能将之作为一种业态;社区类很难作为一种业态。以业态区分虽然可取,但作这种草率的界限不明的业态区分存在很大的问题,故本文从社交媒体的不同应用类型特征出发区分社交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说明社交媒体的特性。但这种区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社交媒体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学习和模仿的,将其他社交媒体好的特征嫁接在自己的网络应用中,导致社交媒体存在跨界和趋同的趋势。虽然如此,本文仍然根据各媒体的主要特性,区分出如表5-1所列的5种类型:交友、微博、视频网站、即时聊天、购物。从中美比较的视角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业态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没有秘密,一种社交媒体类型出来之后,其他人跟进抢占市场参与竞争的风气非常盛行。在美国出现某种类型的社交媒体,在中国必然出现对应版本,反之亦然。有区别的是,中国的社交媒体竞争要比美国激烈。中美两国社交媒体的集中度都比较高,但美国社交媒体的集中度和垄断指数显然要远比中国更高,即中国的社交媒体竞争更为激烈,呈现群雄逐鹿、一片混战的态势。
第二,在某些类型上美国领先,在另一些类型上中国领先,都产生了具有巨无霸特征的公司,分别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如在交友网站上,facebook全球领先,罕有敌手;而在聊天和购物网站上,微信和淘宝网站又占据统治地位。
第三,除了淘宝和微信之外,中国的社交媒体主要面向国内,以深耕国内客户、抢占国内市场为主。美国的facebook、 twitter等社交媒体以面向全球市场为主,甚至绝大多数客户来自海外,这得益于英语语言作为世界语言的便利性,使其在社交媒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并不能说明其服务和使用界面优于国内相对应的社交媒体。
第四,中美社交媒体的服务对象差异也与两国管控社交媒体的差异有关。在中国,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美国的主要社交媒体不能在中国市场提供服务,但实际上禁止国内用户在facebook、 twitter等自媒体上发布信息,使得这类社交媒体失去了中国市场。其他国家虽然没有禁止人人网、开心网在美国开设网站,吸纳用户,但中文语言的限制使之自然失去了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