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检索的需要推动了各情报部门数据库的兼容

(二)生物特征检索的需要推动了各情报部门数据库的兼容

美国情报体系在行政架构上的整合无法达到单一科层制所能实现的效率、信息沟通及共享能力,但它在客观上推动了各情报机构间信息兼容和整合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不同部门间的隔阂。不同情报部门间信息的兼容和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线执法部门在调查某个个体时的协力合作,如图7-2所示,当执法机构抓捕一个人之后,执法机构扫描这个人的指纹,并提交给犯罪和移民数据库检索,如果产生关于这个人的犯罪记录及移民数据库中的匹配信息,将直接把检索结果自动发给执法机构。同时,关于这个人的移民信息递交给国土安全部/移民和海关执法支持中心分析,如果检索结果说明这个人需要被拘留,国土安全部/移民和海关执法支持中心将通知执法机构。在这样一起抓捕行为中,被捕者的指纹经过了多个部门多个数据库的检索,并将匹配信息汇总,得出的结论传达给一线的执法者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多部门的联动和多数据库的检索,并对这一次执行给出综合性结论。

图7-2 美国生物特征数据比对流程

二是在宏观层面,美国主要负责安全的部门间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和整合,它是基层执法能够协力合作的基础和核心,而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和整合,在本质上是美国主要负责安全的行政部门间,尤其是情报部门间的整合,它以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和整合,实现了情报共享意义上的一体化。如图7-3所示,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数据库的扁平化,推动了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国务院之间在情报共享上的整合,也推动了联邦、州、县之间的信息共享。司法部开发并建设完成的下一代识别(NGI)和国防部开发的下一代ABIS,在两个方向上实现了兼容:第一个是生物特征类别上的扩展和兼容,由单一的指纹识别或脸部识别,进化为多生物特征方法识别,提高了精确性和兼容性;第二个是生物特征格式和标准进化使不同数据库间的整合成为可能,打通了不同行政部门各自建立的生物特征数据库间的樊篱,使各部门间的情报兼容和共享成为可能。

图7-3 美国联邦主要部门生物特征数据库融合图[45]

同时,应该注意到,在美国情报体系的整合进程中,各数据库间的兼容是格式和标准兼容的,即A部门采集的标本可以在B部门数据库中检索比对,而无格式上不匹配的困难,同时B部门的数据库在检索上提供方便。但是,在B部门数据库的检索需要由B部门数据库工作人员完成,而A部门不能直接在自己的终端上检索B部门的数据库,这就造成了各部门数据库对于不同部门安全执法人员保持一定的关闭状态,导致检索和反馈在时间上的延迟。计算机技术的进展正在克服这种延迟,即各数据库对检索请求自动检索和自动回复,从而大大缩短反馈时限。即使在技术上能够将反馈时间缩短到1—2分钟,但各数据库间并不打算完全清除相互之间的隔离。虽然如此,美国各主要行政部门下辖的情报机构之间,以数据库的兼容和信息共享取得的巨大成绩,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情报体系的整合,这种整合有行政努力之功,但生物特征数据库间的兼容、匹配和共享才是美国情报体系整合的最大推手。

美国以监控和安全为目标的生物特征数据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生物特征识别出现并成为国家安全和国土安全的关键之匙后,美国联邦政府很快将生物特征识别的研发和应用上升到战略高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鼓励公共和私营部门加强对生物特征识别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很快组建生物特征和身份管理分委员会,主导研究、测试、评估、标准制定和应用,同时鼓励联邦下辖之不同部门建立与其主要安全关切密切相关的生物特征数据库。基于此,在生物特征新兴的最初几年,美国的主要联邦部门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物特征数据库,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特征识别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然而,也正是不同联邦部门从安全出发,也从瓜分利益蛋糕获得联邦资助的需求出发,造成各主要数据库之间兼容和匹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许多安全线索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为了解决各数据库间的兼容和匹配问题,美国国会、总统、联邦部门、情报和安全机构、生物特征与身份管理分委员会,从各自职责出发,对数据库的兼容和共享作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国会立法为生物特征和个人信息的获取提供法律保障;总统以总统令要求行政部门和安全部门强力推进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建设和信息共享,并通过情报机构的改革,以情报总监为首,试图在行政体系上建立不同联邦部门情报机构间的整合;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标准推广则由生物特征与身份管理分委员会主导,通过与学术界、产业界、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建立不同类型生物特征识别的统一标准,在技术上实现不同生物特征数据库间的匹配和兼容,也实现了各种数据库的跨部门共享,从而以生物特征为丝,织就了一张以进出国门口岸为核心,以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及其嫌疑人为重点目标,以移民和国民生物特征信息为面的密不透风的安全之网,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全、技术和应用最为发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实现了联邦各安全机构间,以及联邦、州、县间的数据匹配和兼容,使生物特征信息的载入和验证,生物特征的抓取和匹配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验证请求可以在几分钟内得到回应,既保证通关口岸的安全,也不影响口岸的流通速度。

美国生物特征数据库建设在最初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统一的部门,而由联邦各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和安全关切建立具有部门烙印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各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所限定的目标人群,将这些数据库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几乎覆盖所有人群的完整生物特征数据网络,使数据库建设初期的不统一,在各自的环境中生长,看上去杂乱的数据库建设而变成了一体化;而生物特征数据库技术、标准在后期的统一,强大的跨组织兼容和共享能力,弥补了不同数据库间的隔离与缺陷,从而使各数据库既保持了自身的特点,又实现了共享化。

美国各主要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对美国庞大的情报体系的整合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美国情报体系试图通过科层化改革达到一体化和信息共享努力没能实现的目标得以实现,通过打通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实现数据库的兼容和共享,而在信息共享最核心的层面上,实现了美国情报体系的整合,绕开了各情报机构分属于不同联邦部门、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诉求造成的行政体系上的隔离,从而解决了法律与行政无法解决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庞大而复杂的情报体系的整合。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和共享,也解决了美国情报体系在科层体系中的功能弱点,避免了情报总监办公室为了实现美国情报体系整合而日益膨胀为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也避免将各情报机构在行政上整合成为一个单一科层体制的可能,而以数据库的兼容和共享、程序的连接和匹配,解决了情报体系兼容和整合的核心问题,即信息共享和即时验证,美国庞大而多元的情报体系围绕这个核心环节而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