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的ABIS
2025年08月10日
(一)国防部的ABIS
1993年,美国国防部启动脸部识别项目。2000年,国防部建立了生物特征管理办公室和生物特征融合中心,负责脸部识别项目测试。同时,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启动人类远距离识别项目研究。
“9·11”事件之后,美国国防部进一步认识到生物特征在锁定恐怖分子上的价值,对生物特征管理办公室和生物特征融合中心的职能进行改革,除了保护美国军事设施和网络安全之外,还将之扩展到海外战场。为此,国防部加强了生物特征的收集和储存系统建设,并力图与联邦调查局的IAFIS系统兼容。到2004年,国防部自动生物特征身份系统(ABIS)投入使用。这个数据库由军队收集的相关人员的生物特征组成,主要包括美国本土征募的军人(包括退伍军人),军事设施、基地的工作人员,出入军事设施人员,军队系统的承包商,在海外战场上捕获的俘虏,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军人、警察及军校学生。到2007年夏天,ABIS的生物特征记录超过150万个。2006年10月,国防部任命一名国防部生物特征主任,全面负责国防部生物特征项目和技术研发。2008年2月,国防部生物特征主任对责任和职权进行改革,着力于跨部门协调,推动国防部生物特征数据库与其他部门数据库的整合。
ABIS数据库除了使用指纹技术之外,还引入了虹膜技术,修正了指纹检测常常将同一个人指认为不同对象的问题,多种检测模型的融合明显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此外,联邦调查局的指纹数据库和国防部外国人拘留数据库间的跨机构匹配也产生了效果,两个机构建立的协议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