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系

根系

草莓的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生长的不定根组成,属于须根系,没有主根。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毛细根组成。初生根以白色为主,直径一般为0.8~1.5mm,一株草莓有30~50条初生根,最多的可达100条。初生根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次生根和固定草莓植株,它也是草莓根系更新的重要部分。在初生根上发生的根称为次生根,以浅黄色或土黄色为主,较短,在其上发出无数条细根,细根上密生根毛,这些根毛与土壤紧密接触,是草莓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草莓属浅根系,大部分根分布在距地表20cm以内的土层中,分布在该土层中的根约占根系总量的70%以上,少数根分布在距地表20cm以下的土层中。一般随着草莓植株年龄的增加,草莓的根状茎和新茎逐年加长。草莓根系多是从根状茎发生,根状茎升高,草莓的发根部位也就升高,根系分布就变浅,在草莓生长后期经常看到其根系裸露在外面。尤其是生长健壮的草莓植株,其根系发达,“跳根”的现象更是明显。

【提示】 草莓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10月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冬季土壤温度下降到-8℃时草莓根系就会受到伤害,-12℃时会被冻死。因此,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下的地区,应采取保护措施,使草莓能安全越冬。

了解到草莓根系的活动规律,掌握草莓根系生长与温度及地上茎、叶、花、果的生长关系,合理调控温度,平衡植株的负载量,解决草莓根系和结果之间的养分竞争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根系的作用,提高产量和改善草莓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