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植株整理
摘弱芽、去老叶、剪匍匐茎是在草莓的生长季节需经常多次进行的重要管理工作。此时,草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叶片更新很快,侧芽、匍匐茎开始大量发生,要及时进行植株整理,保持养分供应。
1.去除老叶
草莓叶片的生长发育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当植株上的叶柄基部开始变色,叶片呈水平状且变黄,说明叶片已经衰老,其光合自养能力已经满足不了自身呼吸的消耗,因此,这样的叶片应及时去除。去除老叶,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新茎发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速植株生长。摘除后的老叶,常带有病菌或虫卵,不要丢在草莓园,应集中起来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去除匍匐茎
草莓匍匐茎从生长初期开始就有少量发生,在开花前期发生较多。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发生越多,消耗植株的养分就越大,并且会影响花芽分化,降低植株的产量。因此,及时摘去匍匐茎可减少植株的养分消耗,能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3.去除侧芽
种苗栽植成活开始生长后,会产生许多侧芽,并不能形成花芽,即使形成花芽,植株也无力负担,因此,要及早掰掉。一般除主芽外,在植株外侧再保留1~2个粗壮的芽,其余小侧芽全部摘除。由于顶花序开花早,侧花序开花晚,留侧芽可以补偿顶花芽“不时出蕾”或花期低温冷害、霜害所造成果实畸形带来的产量损失,过弱的侧芽由于抽生花序细弱,花朵数少,果实小而少,应及早疏去以节省营养。进入9月,夜间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和近地面湿度较大,在摘除侧芽时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15:00之前完成。如果完不成可以改天再做。
在草莓花芽分化期间最好不要过度摘除老叶,尽可能多地保留草莓叶片。只要是草莓叶片没有毛病,叶片不达到老化的程度都要保留。抽生出的侧芽如果有叶片也要保留,只是把侧芽的生长点去掉,以满足草莓生长所需的叶幕量。
补苗是种植草莓常见的工作,在草莓的缓苗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栽植过深、种苗染病、浇水不足等原因造成死苗现象,对于已经死亡或较弱的草莓苗要进行补苗操作。
进入9月中下旬,草莓植株开始快速生长,植株高度不断增加,新的叶片不断出现。如果在苗期发现死苗现象就在草莓畦新补苗的话,此时温度已经开始降低,新种植的草莓苗生长速度缓慢,在同一个畦中会出现大小苗的现象,在整个温室中由于草莓植株生长不一致,无法统一管理。所以在生产上,建议在扣棚前进行一次统一补苗工作,如此可确保草莓整体长势一致,便于日后生产管理。
补苗最好在17:00左右,温度降低时进行,这是因为温度较低,植株不容易萎蔫,利用夜间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草莓植株有充足的时间吸取水分,活化组织细胞,促进植株生长,第2天植株从低温到高温逐步适应外界的温湿度,很容易成活。
补苗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弱苗贴栽 对于长势弱的草莓苗,可在原种植位置旁边直接贴栽,不用等到原苗彻底枯死再补苗,这样耽误的时间长,容易造成棚内的草莓苗长势参差不齐,不易统一管理。
(2)死苗补种 对草莓地中的缺株,或者黄萎病株连土一并拔除后,做好补植工作。对于草莓叶片呈深绿色,并且叶片边缘有些干枯迹象的植株,可以选择拔掉。在补苗前需要对病穴进行消毒,以免造成二次侵染,一般采用生石灰消毒病穴。补苗应以假植后的粗壮苗为佳,并且带营养土补植,以确保种苗成活。
(3)巧用匍匐茎 待匍匐茎苗长到1叶1芯时,剪断后将子苗种植在填入基质的营养钵中,定植浇水后将草莓钵放在温室后墙相对遮阴的地方。假植后的匍匐茎苗生长快、长势好,待苗生长到2片叶时,可以将草莓苗连同营养基质一同装入事先在草莓畦缺苗处提前挖好的定植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