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缺钙症

缺钙症

钙元素是草莓生长过程中重要的中微量元素,对种苗各生长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钙元素能促进根毛形成和根系生长;能增强果实硬度,使其保持美观,增加耐储性;能促进芳香物质的生成,改善果实风味;能活化植物中多种酶,调节细胞代谢。

【症状识别】 缺钙症会危害草莓根系、叶片、芽、花器及果实。草莓植株根系缺钙,根尖生长受阻,根短粗、色暗。叶片缺钙首先在新叶中表现出来,典型的症状是叶焦病。发病初期,新叶顶端失水皱缩,老叶叶缘褪色黄化,从顶端开始皱缩(见彩图52);发病中期,叶尖变褐干枯,叶面皱缩,干枯部位与正常叶片交界处有浅绿色或黄色界限(见彩图53);发病后期,叶片全部皱缩,不能展开。芽缺钙后,新芽顶端干枯呈黑褐色,发病初期易与芽枯萎病混淆。

缺钙症容易在花期及膨果期发生。花期症状为花萼焦枯失水,花蕾变褐。膨果期的症状为幼果不膨大、着色慢,严重时幼果变褐干枯,最终形成僵果。膨果期若发现缺钙,需要及时补充钙剂,否则会导致草莓果小、籽多、顶部烧焦(见彩图54),同时伴有果实发软,耐储性差等,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性。

【发病原因】 钙元素的主要来源是土壤中的碳酸盐与磷酸盐,土壤性质、根系环境等均能影响其吸收率,从而导致钙元素的缺失。酸性土壤中钙元素容易被固定,难以吸收利用;砂质土壤易发生淋溶,导致根系周围钙元素的缺失;土壤干燥或土壤溶液浓度高时也会影响其吸收;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叶片上的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从而减少对钙的吸收;氮、钾元素含量过高易与钙离子产生颉颃作用,抑制其吸收。除此以外,大水漫灌、施肥过量等管理不当会加重缺钙症的发生。

【防治措施】

1)增施腐殖质含量高的有机肥,加强土壤的透气性,改变根系的吸收环境。

2)草莓在整地施肥过程中每亩加入过磷酸钙20~40kg。

3)均衡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适当保持土壤的含水量。

4)适当喷施叶面肥,可用0.1%~0.2%硝酸钙或糖醇钙进行叶面喷施。

小技巧

草莓芽枯萎病又称立枯病,是草莓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应正确辨识芽枯萎病与缺钙症的症状,具体见表8-1。

8-1 芽枯萎病与缺钙症的不同

978-7-111-58778-1-Chapter0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