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成熟期管理
1.温度管理
草莓成熟后就要及时摘除,否则在温室内的温度较高且湿度大的情况下,果实很容易腐烂,如果照顾成熟的果实而降低温度,则会影响后面的果实成熟。草莓成熟后要控制温室内的湿度,防止棚膜滴水而使草莓果实被水浸湿导致腐烂。在早上温度较低的时候要适当地晚开棚,防止棚膜表面结冰影响棚内的透光和保温效果。白天温度宜保持在18~22℃,夜间保持在5~6℃。
2.水肥管理
在草莓快要成熟时,要适当控制浇水量,增加甜度,避免因水肥过大,影响草莓果实的品质。
草莓一方面成熟,另一方面幼果继续膨大,此时要及时追肥。10:00开始浇3kg氮、磷、钾比例为16∶8∶34+TE复合肥加0.5kg腐殖酸钾。腐殖酸钾有利于草莓根系发生,提高草莓根系的活性,促进草莓植株生长,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着色度。
这个时期还应加强叶面肥的补充,肥料以0.2%磷酸二氢钾溶液为主。阴天低温条件下,在喷施肥料时要注意每次加入碧护5000倍液,以调节草莓生长势,防止草莓低温生长缓慢时受到冷害。
浇水后注意通风换气,尤其在果实成熟期浇水更应该注意温室中的湿度对草莓果实的影响。
【提示】 如果多个温室种植草莓,在成熟期可采取轮流浇水的方式,如此可保证草莓果实供应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3.植株整理
草莓陆续成熟时要适当地摘除一部分老叶,一方面利于通风、透光,另一方面有利于草莓花芽分化。每次摘叶控制在1~2片,不能摘叶过度,保持5~7片展开的叶片。摘叶一定要根据草莓长势和叶片的多少进行摘除,不要机械地摘叶。摘叶的重点仍是草莓畦中间的叶片。
此时草莓侧芽发生较快,要及时摘除,部分侧芽开始现蕾时,在侧面保留1~2个侧芽。在摘侧芽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侧芽幼小时直接摘除,侧芽过大时要剔除侧芽的芯部,如果强行摘除大的侧芽则很容易造成较大的伤口,较大的伤口很容易削弱草莓长势,同时在高湿高温的环境中容易感染病害。
4.疏花疏果
草莓不断地开花结果,在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地摘除过小的花、花蕾。过小的果和畸形果也要及早摘除,包括过小的红果,减少养分流失和杜绝潜在危害。
5.晒畦中耕
冬季草莓生产的关键是提高温度,尤其是地温,地温长时间偏低,导致果实膨大缓慢,着色度差,很容易使草莓植株早衰。
浇水后地温下降,为了持续地提高土壤温度,在晴天上午要经常掀开地膜,让阳光照射草莓畦,提高草莓畦的温度。太阳辐射可以杀死土中部分致病微生物,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
在晴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将地膜打开,晒草莓畦。不要太早掀开地膜,否则容易起雾,当温室温度上升到15℃时,掀开地膜,晾晒1h左右,用小耙子中耕畦面,中耕要求依然遵循中间深、靠近草莓植株两边浅的原则,不要伤及草莓根系。15:00左右盖上地膜。否则夜间湿度很大,容易起雾,引起草莓病害的发生。
6.及时植保
为了保证草莓的品质,草莓成熟期基本不打药,各种病害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悬挂硫黄罐熏蒸硫黄可用来防止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
硫黄罐的使用时间是在傍晚盖上保温被后进行。一般在19:00开始,23:00关闭。在通电前要检查硫黄罐中硫黄粉的量,不要过少也不能过多,硫黄量一般为硫黄罐体积的1/3左右。当发现硫黄粉不足要及时添加硫黄粉,杜绝干烧发生意外。
【注意】 在果实成熟期,要减少刺激性烟剂和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影响草莓口感。一般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采用臭氧防治或液氯兑水避光进行喷施。
7.适时采收
草莓果实表面着色面积达到80%~85%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最好选在清晨露水已干或傍晚转凉后进行。采摘时果实果柄要短,不损伤花萼,轻摘缓放,进行果实分级,做好包装储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