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消毒
设施园艺中,由于草莓大多长期在同一块地种植,连作极易造成病虫害滋生和蔓延,又由于表层土壤施肥多易造成某种矿质元素的浓度障碍、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耕作层浅等不良的土壤条件。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导致土壤环境已不再是草莓生长的最适条件,极大地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由此,可以增施堆肥等有机物,并合理进行施肥、客土、深耕、土壤消毒等方法作为解决对策,特别是土壤消毒是关键之一。通过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改良土壤,为草莓根系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条件。
目前在生产上土壤消毒的方法有很多,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物理消毒常用的是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技术之一;化学消毒方法常用的是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棉隆土壤消毒技术等;生物消毒有葡萄糖异硫氰酸酯、辣根素等,但目前都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具体消毒技术参见“第五章 草莓育苗技术”中的土壤消毒部分)。
小技巧
1)播种后合理控制温湿度:为尽可能多地获得玉米秸秆量,促进玉米快速生长,以利于吸收上茬草莓残留在土壤中的养分,应该在播种玉米后将温度维持在25~30℃,不能太高,否则容易造成烂种,等80%以上的玉米发芽,苗高到5cm后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了获得较多的秸秆,还应适时补充水分以增强玉米的长势。在玉米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肥料。
2)雨季时勤检查棚膜:雨季要经常检查温室棚膜的积水情况,防止棚膜积水压开薄膜的封口,影响温室内温度的提升。
3)消毒结束前整理温室前面的杂草:因为草莓生产结束后开始温室消毒,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繁殖。如果这时掀开棚膜,这些病虫害就会进入温室,给以后的草莓生产带来潜在的危害。为此,在消毒结束前要将温室四周的杂草和杂物进行处理,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彻底消毒。最后,将表面的杂草铲除并运出草莓园进行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