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膨果期管理
草莓落花后18~25天为膨果期,是草莓丰产的关键时期。此时果实体积快速膨大,对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此期间应大量补充养分,着重补充磷钾肥,采取大温差管理,增加干物质积累。
1.温度管理
膨果期的温度管理要兼顾花芽分化与果实膨大两个方面的需求。白天温度过高有利于果实膨大,但会影响花芽分化质量,从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如果温度过低,有利于花芽分化,果个大,但果实生育期会拉长,果实膨大受到影响,导致果实偏小,影响销售单价,从而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草莓品质,控制上市时间,在膨果期的温度管理上,夜间要适当地降低温度。白天温度维持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3~5℃,采取大温差管理。
尽量延长有效高温时间。在早上通风换气后,合上风口,当温度上升到27℃时,开小风口,温度继续上升至30℃时,适当拉大风口使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到25℃时,缩小风口,风口宽度保持在2cm左右,让棚内尽量保持长时间较高的温度,促进草莓的生长。
【提示】 对于持续低温的天气,在早上或中午都要进行短时间的换气,不但可以散掉棚内的污浊空气,还可以补充二氧化碳,禁止长时间闷棚。2~3天都不打开风口,这是绝对禁止的。
2.水肥管理
由于草莓根系较浅、叶片大,蒸腾作用强,所以对水分的要求极高。进入膨果期,应保持80%左右的土壤湿度,确保土壤水分供应充足,否则会影响果实膨大和植株生长。草莓生产中虽然使用地膜覆盖,也要保持7~10天浇1次水。浇水时间依然控制在10:00左右,最迟12:00结束,浇水后降温时棚膜合闭提温,温度上升至25℃时打开风口排湿,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有利于草莓坐果,同时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及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在膨果期后期,草莓快要成熟时,要适当地控制浇水量,避免因水分过多而影响草莓品质。
【注意】 在果实生长期杜绝使用果实膨大素。为提高果实硬度和单果重,可追施0.2%的糖醇螯合钙。
草莓膨果期需要的磷钾肥较多,所以要及时地补充磷钾肥。在补充磷钾肥时最好与氮肥配合使用,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产量。在实际生产中,当温室内的温度上升至20℃时,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加0.1%尿素溶液进行喷施。在喷施磷酸二氢钾时可加入碧护,每15kg水溶液加入2g碧护并配成5000倍溶液进行喷施,有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
【提示】 此时浇水施肥量较大温度较高,这样的环境条件容易使草莓植株出现旺长。可叶面喷施8%氨基酸钾溶液,控制植株长势。
3.植株整理
对于过密的叶片,要适当进行摘除。摘除的原则是摘除畦中间相互重叠遮阴的叶片,避免田间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