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
草莓的花芽分化是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分化的时期和质量直接关系后期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草莓的花芽分化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其受温度和日照的共同影响。在10~24℃的条件下,经12h以下的短日照诱导,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温度高于30℃时,不管日照长短,花芽均停止分化。温度低于17℃,日照短于12h,花芽分化进程快;低于5℃时,花芽分化受抑制。草莓植株的健壮程度,对花芽分化的影响较大,生长健壮,叶片数量多的植株,花芽分化早、分化速度快、花数多。6叶大苗可比4叶苗提前7天进行花芽分化,并且花数多。氮肥的施用量过大、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花芽分化,适当控制氮肥的供应,有利于花芽分化。
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中,由于保温期早,开花结果早,使花芽分化和发育期相应变短,要在短期内得到饱满的花芽,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创造条件,促进花芽提早分化,保证草莓及早采收且高产优质。农业技术措施可影响花芽分化,适当断根、摘叶、移栽、低温处理等都可促进花芽分化。分化后的花芽发育所需条件,与花芽分化所需条件恰好相反,适宜的高温、长日照能促进花芽的发育。分化后,及时适当追施氮肥,能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和花芽的发育。
1.遮光或短日照处理
遮光处理是指用遮阳网把草莓苗遮盖起来,减少光照强度,借以降低温度,促进花芽分化。通常采用遮光率为50%~60%的遮阳网。遮光后可使气温降低2~3℃,地温降低5~6℃。遮盖时,遮阳网与地面相距1.5m左右,也可利用小拱棚、大棚骨架进行覆盖,但通风一定要好。遮光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至日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为止,即9月上中旬左右结束。遮光不利于草莓苗生长,时间过长对根系发育不利,使植株同化功能减弱,苗与花器官之发育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一旦花芽分化,就应立即撤去遮阳网,促进草莓苗健壮生长。
短日照处理是以缩短日照时间来促进花芽形成的。采用厚度为0.1~0.5mm的银色或黑色塑料薄膜,遮盖整个育苗棚架。处理时间是根据往年花芽形成的大概时间提前15~20天。如果当地草莓在9月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则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开始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每天16:00~第2天8:00,使草莓苗每天的日照长度在8h以下,连续处理15天以上。
2.断根和摘老叶处理
(1)断根 断根是切断草莓的部分根系,控制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促进花芽分化,并使花芽分化整齐一致。如果植物体内吸收相当多的氮素,会使植株徒长,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推迟,即使将来产量较高,但畸形果比例增加。因此,要达到既能提早花芽分化,又能生长旺盛且高产的目的,花芽分化前要降低植株体内的氮素水平,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断根处理。
1)判断植株体内的氮素水平:首先是观察植株叶片的颜色。叶色浓绿,说明氮素水平较高。叶色黄绿,说明氮素水平适中。当然,叶色与品种特性有关,可以从栽植以后前后期对比来看。其次是通过比色法测定叶柄汁液中硝态氮的浓度。
2)断根时间:断根时间在植株花芽分化前夕,断根过早,新根会很快长出,重新吸收氮素,从而失去断根的作用,过晚同样起不到作用。断根可进行2~3次,具体时间的确定方法是定植前一周为最后1次,向前推,每周进行1次。如果9月中旬定植,可在9月上旬断根1次,8月中旬和8月底各断根1次。
3)断根方法:先将假植圃浇水,然后用小铲刀在离植株5cm的四周插入土中,深度约10cm,并将土坯稍微抬起即放下。也可直接用平板铲锹在株间插入根下。断根后要控制浇水,断根2~3天,叶片出现萎蔫属正常现象,可在早晚进行叶面喷水。断根后如遇下雨,植株会大量发生细根,再次旺盛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氮素,因此,必须再次进行断根。
(2)摘老叶 摘除植株叶片,即使给予长日照,同样能诱导花芽分化。摘除老叶比摘除新叶效果更显著。老叶中含有较多的抑制成花的物质,摘除后减少了抑制物质的含量,促进花芽分化。草莓苗一般从顶部往下数第6片叶以后即开始衰老,应及时摘除。每株保持4~5片健壮的展开叶,最多不超过6片。但摘叶也不能过多,叶片不足也阻碍花芽的发育。
3.低温处理
(1)冷库炼苗 夜间把草莓放在冷藏库中进行低温处理。挑选新茎粗0.8~1.2cm的健壮种苗,30~50株一把扎成捆,适当去除种苗的烂叶和多余的根系,在清水中简单浸泡一下根系,用噁霉灵简单处理,最后用塑料袋护根。注意不能将整个草莓苗装进塑料袋,要露出叶片,叶片松散即可。在上述处理之前将草莓在冷库15℃条件下预冷。刚从田里起出来的苗或还有田间热没散掉的苗不能进行处理,否则容易起热。处理完的种苗码放在筐中,不用进行按压,5:00~6:00将草莓移出,8:00温度上升后再推进冷库,冷库温度在13℃左右,16:00后再将草莓苗移出接受日照,但不能长时间暴晒,如此操作10~15天即可。最好在9月10日前后进行定植,种苗缓苗快,这段时间草莓苗已经出根了,种植完适当用遮阳网遮阳,不要让光照时间超过14h。冷藏时间不需要太长,因为冷藏20多天的与10~15天的效果相差不大。这种低温处理对增加草莓早期产量与总产量,以及提早成熟均有明显效果,单果重也有明显增加,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但必须有冷库或降温设备。
(2)高山炼苗 利用夏秋两季高山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夜温低的条件,促进草莓苗提前进行花芽分化。只要山上温度条件满足草莓开始花芽分化的要求,就可将山下的草莓苗运到山上开始高山炼苗。1000m的高山上,温度比山下地面温度下降6℃,比山下约提前一个月降到花芽分化所需的温度。在山下温度较高还不能满足草莓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温时,高山上已达到了草莓进行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温。把草莓苗移到1000m的高山上,比山下进行短日照处理时花芽分化提早13~15天。如果在高山上再进行短日照处理,花芽分化还会提早,而且产量也会明显增加。
在南方地区,如福建等地,可进行高山炼苗。高山育苗期在8月上中旬,种苗带4~5片叶,新茎粗0.8~1.2cm,处理20~30天,确定花芽分化后即可下山定植。科学的方法是镜检,用显微镜看草莓花芽分化形态最佳,当花芽原基呈馒头状,顶部稍微凹陷即可。在北京地区8月底种植,11月初即可收获草莓。高山炼苗的有效期约为1个月,因草莓花芽多在9月上中旬开始分化,因此,分化前半个月进行高山炼苗,均可起到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高山炼苗时草莓花芽分化率达到80%之后3天,即可将它们运到山下定植。有一些早熟品种对花芽开始分化的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所以在600m高山上也可进行高山炼苗。但总的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对草莓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
在高山炼苗期间,不要给草莓苗施肥,保持草莓苗体内较高的碳氮比,有利于草莓花芽分化。但在下山前2天,可轻微对草莓苗施行断根处理,并施些氮肥,以便草莓苗下山定植后能迅速开始生长。挖苗前要浇一遍透水,挖苗时草莓苗根部最好带些土,否则在下山过程中,草莓苗根系易失水干枯,移栽后缓苗时间长,降低了高山炼苗对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
(3)营养钵育苗 把草莓苗移到营养钵中,可起到断根、控制氮素营养和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选用口径1~20cm、高10cm的塑料钵,钵内装园土加饼肥或园土与部分蛭石、砻糠灰的混合基质。5月下旬~6月上旬,在不切断匍匐茎的情况下,把匍匐茎苗直接移栽于钵内。匍匐茎苗有2~3片展开叶,2~3条白根为最好。由于同母体相连,移栽成活率很高。当已经有足够的苗以后,可以切断匍匐茎,移入圃地集中管理。也可在6月中旬~7月上旬,挖取匍匐茎苗,移栽于钵内,浇透水,放在有遮阳网的棚内,促进成活。钵苗在雨季应搭棚防雨,平时要保持湿润,几乎天天浇水,否则钵苗易过分干燥。追肥大约在7月上中旬开始,以氮肥为主,10~15天施1次,最好追液肥。营养钵育苗最后的追肥期极其重要。花芽分化较早的品种,7月下旬要停止使用含氮肥料,一些花芽分化较晚的品种,8月上旬就应严格控制含氮肥料的使用;一旦确认草莓苗花芽分化,要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营养钵育苗,根系发达,根茎粗,花芽分化早,定植成活率高,既能提早成熟,又能增加产量,是应当推广的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