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管理要点
(1)草莓苗调控少用激素 换茬期草莓长势由于前期的管理和状况不同,既有徒长苗,也有处于长势较弱的苗,有的种植户为了促进其长势变壮或抑制其旺长,对草莓苗使用激素进行调控,但是由于激素浓度、喷施技术不容易正确掌握,调控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故在调控草莓长势方面应尽量依靠栽培管理措施,避免使用激素。
(2)弱苗提温补营养 草莓因结果量较大,草莓苗的长势偏弱、叶色发黄。对于弱苗,在晴天注意提高棚温,清洁棚膜,增加温室内的光照强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草莓根系生长,从而提高草莓苗的长势。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温度控制在5~8℃。不要大水大肥,适当去掉老叶和果柄以促进地下根系生长。另外,在晴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及时为草莓苗补充养分。也可适量喷施腐殖酸和黄腐酸等肥料,补充微量元素,以促进其长势。
(3)控制春季徒长 可通过控温、控水、控肥“三控”措施来进行:
1)控温:主要控制叶温。白天及时通风降温,同时控制夜间温度,晚关风口、晚放棚;白天棚温维持在26~28℃,夜间棚温维持在5~8℃。可以6:00左右的温度表数值为准,若高于5℃,则说明整夜棚内温度偏高,可通过调节保温被覆盖的多少及风口开放的大小来调节夜温。
2)控水:控制大棚内的湿度,使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浇水不能过勤,每次需要灌透。
3)控肥:主要是控制速效氮素肥料的使用。
(4)改善草莓空心 造成草莓空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缺硼,导致果实空心,里面呈白色发干;果实生长速度过快,养分供应不足;浇水过多,细胞体积变大,导致空心;施肥不平衡,氮肥过量。
针对不同产生草莓空心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1)对于缺硼素产生的空心,可叶片追施0.2%硼砂。
2)控制果期浇水量,少浇水,勤浇水。
3)使用0.2%生根粉,加快草莓根系生长,为果实提供更多养分。
4)平衡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补充钾肥和微量元素,可叶片追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5)预防草莓早衰 随着气温升高,草莓果实成熟较快,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种苗早衰现象的出现。为了防止草莓早衰,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合理控制棚温,避免草莓徒长。白天棚温控制在20~28℃,注意“倒春寒”期间夜温不能低于5℃。
2)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针对草莓生长情况追施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类叶面肥。
3)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残果及残余果柄,避免过多营养消耗,同时增加种苗的透气性、透光性。及时采摘成熟果,合理疏花疏果,防止早衰。
4)加强通风,有效降低棚温;增强草莓自花授粉,避免产生畸形果。
(6)断茬管理 由于草莓的最大经济效益是在春节前,为此第一茬果可保留稍微多些,这样第一茬产量较大,但第一茬果多势必影响下一茬果,而草莓总体产量高低的关键是在第二茬果上。在北方,草莓生产中第二茬果的上市时间基本上在春节后,此时人们开始上班,草莓销量不大,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控制第二茬果的结果量,恢复草莓长势。所以,断茬期的管理至关重要:
1)在出现第一茬果时要科学合理地控制草莓单株产量,同时在后期注意温湿度的管理,在第二茬花和果出现时,根据前茬草莓的产量和植株长势控制产量,保持植株健康生长。
2)在第二茬花和果出来时,白天要尽量控制多见光,外界温度不是特别寒冷的时候早揭保温被,下午晚盖保温被。白天温度为25~27℃,夜间温度为6~8℃。
3)加强中耕次数,防止草莓植株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