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开沟施肥

开沟施肥

进入10月,草莓植株较大,基本上可以封垄了,个别的可以看到小花蕾,这时就要进行施肥,以满足草莓对养分的需要。草莓对肥料的要求比较全面,除施足基肥外,还应适当进行追肥,此次施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进行施肥,因此,这次施肥要兼顾速效和长效。

1.肥料的选择

生产上经常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既含有大量元素,也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与普通单一无机肥(如硫铵、过磷酸钙、磷铵、硫酸钾)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不仅肥效高,利用率高,肥效期也长,甚至一季只施一次肥(不必再追肥),而且还具有改良土壤、改善草莓品质、提高草莓抗逆能力(包括抗旱、抗寒、抗病虫害、抗盐碱等)、防治各种污染的作用。在有机无机复混肥中,含腐殖酸的复混肥的综合性能最为优越。一般400m2的温室用有机无机复混肥30~40kg。这次追肥如果时间过早及施肥量过大,则会造成灼伤幼苗;过晚则对前期促进作用小,对成花不利。如果没有有机无机复混肥就采用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与硫酸钾2kg混合后使用。

2.操作规程

施肥方式上要求最好采用开沟施肥,不要穴施,这样不但可避免烧苗现象,还可提高施肥效果。开沟施肥要求:开沟深度为3~5cm,开沟宽度为10~15cm,中间深两边浅,将肥料按着总共用量均匀分摊在每个草莓畦上,把肥料沿沟均匀撒施后用手轻轻搅拌,使肥料和土均匀混合后合上施肥沟,用浮土盖上裸露的肥料。施肥后要浇水,以后土壤见干时再浇水。

3.整理草莓苗

在开沟施肥中很容易疏忽的一件事就是开沟时将中间的土清理到距草莓植株很近的地方,施肥完毕后没有及时将土壤恢复,多余的土堆在草莓边上,很容易埋过草莓生长点,当浇水时就会造成淤芯,严重的会造成草莓芽枯病的发生和草莓植株死亡。因此,在开沟施肥后一定要清理苗芯,将淤芯苗、深栽苗进行最后一次清理,并将园地整理干净,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可进行一次病虫防治工作,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混合喷施,植株叶片正反面、苗芯及园地土壤表面都要喷到。这次喷药要求均匀喷布。

在开沟过程中,同时可将草莓畦沟进行整理。适当的草莓畦宽度不仅有利于草莓种植密度的合理提高,更有利于草莓采光。其实在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观光采摘是农产品利润最高的一种销售方式。为此,在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一定要创造良好的采摘环境,在草莓生产中特别注意给草莓采摘者以方便的采摘空间。草莓沟是影响草莓采摘者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沟面倾斜度大,沟底面窄,不利于采摘者站立,换句话说,采摘不舒服就会影响采摘量。在休整草莓沟时要将草莓畦沟底部铲直,将底部空间做大,方便采摘者在畦沟里站立行走。具体做法是使草莓畦的上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利于草莓果实着光,在靠下部用铁锹铲直,沟底部铲平开出较大空间。多余的土垫在过道上或垫在草莓畦前部,在上面可以种些喜冷凉作物,既充分利用空间也可以增加收入。

如果草莓苗整体生长旺盛,多属壮苗,则无须开沟施肥;如果草莓苗较弱,生长情况不良,则需要进行开沟施肥,每亩的施肥量为10kg。对于长势中庸的苗,开沟施肥量为每亩约15kg,如此可以补充草莓苗所需的营养元素。

缓释肥能延缓养分的释放速率,降低硝酸盐淋失量及磷、钾的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增产增收。在开沟施肥时,施用草莓专用的缓释肥,一般选择控释期为3个月的较为适宜。在施用时,肥料应与草莓根部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因浓度过高烧伤草莓植株。

【注意】 一定要让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后再进行覆土、浇水,防止肥料挥发,灼伤草莓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