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

在缓苗后,最主要的是进行控水控株,从而促进根系生长。具体方法就是草莓完全缓苗后,新叶已经冒出,此时应当适当控制浇水,进行蹲苗,提高种苗的抗逆性,促进根系生长,促使草莓植株生长健壮。9:00浇水30min,下午控制浇水。如果草莓植株在中午出现萎蔫,覆盖遮阳网后很快恢复,则下午就不要浇水;如果萎蔫时间较长,那就在17:00后适量浇水。控制水量不等于不浇水,所以,浇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处理。

幼苗期草莓需肥量不大,主要是根、叶等营养器官的建造,对氮、钾、钙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相对大些;幼苗成活后,一般在有2片叶展开时进行追肥,随滴灌追施氮、磷、钾比例为20∶20∶20+TE水溶性复合肥1.5kg/亩,浇水量为1t左右,促进植株生长,为花芽分化奠定基础。施肥早,易烧根;施肥过晚,不利于花芽分化。

当新叶展开时,着重补充磷钾肥,可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于叶片比较薄、植株较高的徒长苗,可叶面喷施8%氨基酸钾1000倍液。

草莓种苗成活后进入营养生长阶段,为保障其健康生长,需根据种苗的自身状况进行水分管理。在生产上,可根据新叶的情况来观察和判断种苗是否缺水:

1)新叶是否充分展开。新叶作为优化分配生长中心,其生长状况能直接说明种苗是否缺水。新叶能充分、平整展开,叶缘无明显小茸毛,说明种苗不缺水;反之,新叶皱缩,叶缘有明显的白色小茸毛,则说明种苗缺水。

2)新叶是否吐水。新叶叶缘吐水,说明种苗水分代谢畅通。由于根系吸收水分较多,而清晨蒸腾拉力相对较小,秋季夜温低、湿度大,导致叶片内多余的水分溢出并凝结在叶缘形成“吐水”现象,此现象说明种苗水分充足(见彩图28)。

【注意】 雨水冲洗草莓苗,利于草莓苗生长。但下雨时草莓畦较为潮湿,不需要再浇水,而温室后部由于前坡的遮挡,雨水浇不到草莓苗而干旱。为此,雨后要及时观察温室后部草莓干旱情况,发现缺水时要及时浇水,防止局部缺水。

种植较晚的棚上还有遮阳网,在下雨时最好把遮阳网收起来,如果下雨时间较长,雨水汇集在遮阳网低洼处,最后滴下来,会把草莓畦冲毁。雨水较大导致有积水时,等雨停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将草莓畦浸泡损坏,同时也防止水量大危害草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