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做畦标准

做畦标准

根据灌水方式的不同,做畦的要求也不一样。在北方日光温室种植草莓一般多采用高垄(畦)栽培,可以增加畦面的光照面积,提高地温,增强通风透光性,促进草莓生长。做畦要下实上松,具体要求为(见图6-1):畦(垄)面宽度应为40cm,畦(垄)底宽60cm,高应该为30~35cm,畦(垄)距为90~100cm,沟宽约40cm。

978-7-111-58778-1-Chapter06-1.jpg

图6-1 草莓畦横截面示意图

做畦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放线。如果每隔90cm做一个畦,从温室的进口开始在平整的地上南北方向放线,每道线的距离是45cm。

第二步:在另一条线中间人工将土壤踏实,利于整个畦面坚实,防止浇水时畦面塌陷,同时也为了草莓畦底部紧实,利于畦底开阔,增大沟的宽度,利于生产操作。踏实后再从第一条线间取土放在第二条线间,边放土边用锹拍,保证畦的两侧整洁。

第三步:将沟底的土清理到畦面上,在不将沟底的生土翻上来的情况下尽可能抬高畦面的高度。

小技巧

1)利用挡板巧立草莓畦:在实践生产中广大种植户逐渐摸索出一种更加便捷的做畦方法,就是用5cm高的方钢,焊成高10cm、上口宽40cm、下口宽50cm的梯形槽,在做畦时把底层的土人工踩实,之后将梯形槽放在踩过的土上,将两侧的土回填到梯形槽中,人工在梯形槽的内侧轻轻踩一下,让草莓畦的外侧适当硬点以防止浇水时松软造成塌陷,再用铁锹将剩余的土回填在梯形槽中,用铁锹适当正压、平整,轻轻取出梯形槽即可。

2)雨后修理畦面:经过大雨冲刷,很多草莓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等雨后土壤含水量下降,水分蒸发后土壤不再黏重后进行畦面修补。

3)做畦前土壤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在做畦的时候气温较高,棚内温度高,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较快,土壤很容易干燥,很难成型,不利于做畦。为此在做畦前一天将草莓温室用水适当浇一遍,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浇水的原则是浇水后旋耕结束的土壤用力一攥成团,松手后土壤散开。经过旋耕后的土壤要立刻做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