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缺铁症

缺铁症

铁是草莓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少,但作用显著。铁元素参与叶绿素分子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参与某些呼吸酶的活化,影响呼吸作用;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起电子传递作用;可以影响草莓果品的产量,特别是对单果重有显著影响;可以改善果品品质,对色泽、糖度、维生素C的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铁元素属于不可再利用元素,元素分配后即被固定,因此,缺铁症首先表现在幼嫩的组织器官。

【症状识别】 缺铁症会危害整个草莓植株,但缺素症状以叶片表现最为明显。叶片受害后,发病初期幼叶失绿,叶片黄化呈斑驳状(见彩图49);发病中期黄化加重,仅叶脉为绿色,随着缺铁程度的增加,叶缘变褐干枯,一般从叶尖向下扩展(见彩图50);严重时新长出的小叶白化,叶缘变褐干枯加重,出现坏死斑,严重时叶片死亡(见彩图51)。

【发病原因】 铁元素的吸收是通过根系周围土壤中的离子交换进行的,因此土壤状况、根系生长及活性均可影响其吸收和利用。造成缺铁症的因素一般有以下4个方面:土壤中铁元素缺乏,导致吸收率低;石灰质等碱性土壤中铁元素易被固定,难以直接吸收利用;土壤过干或过湿,降低根系活力,导致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温度过低造成蒸腾作用减弱和根系活性下降,影响铁元素的吸收。

【防治措施】

1)测土施肥,检测土壤中有效铁元素的含量,若铁元素的含量低于5mg/kg,土壤缺铁,可每亩及时补充硫酸亚铁3~5kg,同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中铁元素的含量,从根本上解决铁元素的缺乏。

2)避免与磷肥同时使用,以免磷元素过多抑制铁元素吸收。

3)调节土壤的酸碱度。pH过高,铁元素易被固定,影响其吸收,易造成缺铁症。可用磷酸、柠檬酸或硫酸亚铁进行调酸。

4)合理浇水,改善根系吸收环境,避免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

5)加强中耕,提升地温,促进草莓根系生长,提升铁元素的吸收率。

6)缺铁严重时,可叶面追施0.2%有机螯合铁或硫酸亚铁溶液2~3次。在草莓生长期,缺铁症主要发生在果期,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铁元素。叶面追施时尽量选择晴天上午,此时温度适宜,叶片气孔开合度大,有利于肥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