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草莓病毒病

草莓病毒病

草莓病毒病危害范围广,经常多种病毒联合侵染。北方地区以草莓皱缩病毒病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病为主,联合危害严重。

【症状识别】 草莓皱缩病毒病主要为害叶片、匍匐茎、花器及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脉褪绿,并沿叶脉产生不规则的褪绿斑;随着为害程度加强,叶脉呈透明状,褪绿斑转变为坏死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畸形,同时叶片变小、黄化,叶柄变短,植株整体矮化。匍匐茎受害后表现为繁殖能力下降,匍匐茎数量减少。果实受害后主要的表现是变小、品质下降。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单独侵染草莓时无明显症状,仅植株轻微矮化,但该病毒很少单独发生,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后,叶片的受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凹陷或叶缘失绿,随着为害程度的加强,叶缘上卷或叶片皱缩扭曲,植株生长势严重减弱,植株矮化,产量和果实的质量严重下降。

【发病原因】 草莓皱缩病毒病引发的原因很多,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植株带毒及蚜虫传毒;多年连续栽培易导致品种抗性退化;连作导致土壤中线虫积累过多;高温、干旱环境。

【传播途径及侵染过程】 草莓病毒病是以蚜虫、线虫为主要传播媒体的,在草莓生产上,病毒病的大面积发生主要是由带毒母株繁育造成的。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栽培无病毒草莓种苗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式。发现带病植株后应及时拔除、带出温室焚烧处理,避免病毒在田间进一步传播。

(2)控制传播途径 通过控制蚜虫及线虫的种群数量,从而降低病毒病的发生。

(3)物理防治 及时通风透光,使用遮阳设备,合理进行水分管理,改善田间环境,避免高温、干旱,减缓病害的发生及侵染。

(4)化学防治 可选用8%宁南霉素水剂900~14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