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品种选择
1.品种特性分类
(1)低温分类 不同的草莓栽培形式需要不同的草莓品种,一个草莓品种适宜哪种栽培形式是由其本身的需冷量决定的,明确草莓的需冷量是成功栽培草莓的关键因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良草莓新品系458-2为试材,在冷库(库温2℃)中存放不同的时间,然后放入日光温室中,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分析打破休眠所需的低温需求量,确定其最适宜的栽培形式,可以使新品系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结果表明:458-2新品系的需冷量为300h左右,属中早熟品种,适宜保护地半促成栽培及露地栽培。
(2)光照时间分类 光照是草莓生长发育必要的环境条件之一,也是草莓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日照的强度和长短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将植物分为长日植物、短日植物、日中性植物。草莓的绝大多数品种都属于日中性植物。
2.栽培模式分类
(1)脱毒种苗 脱毒种苗按繁育过程可分为脱毒原原种苗、脱毒原种苗及脱毒生产用种苗,即前文介绍的种苗三级繁育体系。
1)培育方法:见育苗部分。
2)优势:长期采用无性繁殖的草莓种苗,往往都带有病毒,会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使品种退化。而脱毒种苗具有多种优势:
①植株叶片大而厚,生长健壮,所培育的秧苗生长旺盛、缓苗快、成活率高。
②脱毒种苗植株容易形成花芽,开花多,坐果率平均增加50%,产量可比带毒种苗提高30%左右。
③畸形果率低,果个大,果实整齐,含糖量大大提高,果实品质提升。
④结果期延长20天左右,有利于分批上市,经济效益好。
⑤由于组织培养的脱毒种苗是在隔离无菌条件下产生的,不带任何病虫害,因而减少了重复感染的机会,增强了植株抗病、耐高温、抗寒等能力。
3)种苗标准:可参照北京市地方标准《草莓种苗》(DB11/T905—2012):在脱毒生产种苗要求炭疽病发生率≤1%,叶斑病发生率≤3%,纯度≥96%,无毒率≥95%。单株要求4个叶柄并1个芯,新茎粗不小于0.6cm,须根不少于6条,根长不小于6cm。
脱毒种苗宜用塑料箱或纸板箱进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温保湿,温度以15~30℃为宜,湿度以60%~90%为宜。脱毒种苗出圃后3天内定植。
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种植年限的逐年增长,品种退化日益严重,脱毒种苗的应用与推广是未来草莓生产发展的必然。
(2)裸根种苗 草莓裸根种苗泛指栽培在土壤中利用匍匐茎培育,在出圃时根系裸露的种苗,占目前草莓种苗来源的绝大部分,包括露地裸根种苗和棚室裸根种苗两种。
1)培育方法:将母株种植到土壤里,经过一段时间培育后,在适宜的光照(光周期)、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母株抽生匍匐茎,在匍匐茎偶数节处形成匍匐茎芽,匍匐茎芽生根之后形成子苗,子苗培育长大成为草莓种苗。
2)优缺点:
①优点:方法简单,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生产成本低。
②缺点:一是种苗整齐度不一致。在草莓育苗期间,早春的低温多雨常常影响母株的正常生长,延缓匍匐茎的抽生和子苗的形成,匍匐茎芽的出现有先后,难以保证幼苗生长的一致性,子苗整齐度低;二是起苗时根系容易受伤,缓苗慢,露地裸根育苗的缓苗期长,移栽后损失率高,可高达15%~20%;三是携带病毒,同一块地多年繁育草莓苗,会引起土壤连作障碍,土壤中有害病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有害病菌的增加势必会造成种苗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草莓苗的产量和品质。
(3)基质苗 基质苗不同于裸根种苗栽植在土壤中。基质苗顾名思义是指栽培在基质中利用匍匐茎培育,在出圃时根系携带基质的种苗。目前在生产上常用避雨基质育苗,包括高架避雨基质育苗和地面避雨基质育苗,应用最广泛的为避雨地栽槽式基质育苗。育苗基质一般按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的体积比进行配比。
1)优点:
①基质苗在植株长势、现蕾、开花等方面比裸根种苗优势明显。
②由于采用的是基质栽培,透水透气性良好,提温快,利于根际提温,有利于草莓植株根系的生长,使基质苗健壮,长势一致,易于种苗分级,定植后易于生产管理。
③运苗及栽植时,苗根不会受到损伤,根系失水较少,成活率高,缓苗快,移栽损失率仅为1%~2%。
④病虫害发生少。装填的基质可每年更换,尽量减少土传病害和土中的营养富集对母株的侵害。
⑤花芽分化早,坐果提前,能提高经济效益。
2)选择标准: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培养的基质苗根系发达。基质苗在选择上,一般要求新茎粗在0.8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植株健壮,病虫害发生较少,壮苗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