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2018年新任代表是公共卫生专家高力博士,他先前是WHO 欧洲区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生命全程健康司司长。高力博士和他的前任施贺德博士多年来一直为“建设更健康的世界”而奋斗。最近他们都强调,全民健康覆盖不只是获得所需的优质医疗服务,也包括通过长期保持健康而减少医疗需求,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御非传染性疾病(NC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病)的最佳措施[1]。
针对中国的慢病(非传染性疾病),WHO 指出:
·中国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快速转变。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全球约有70%的死亡由非传染性疾病导致,而中国约85%的死亡是由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中国每年有300 多万人过早死亡,且死于本可以预防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主要死因。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疾病谱的改变。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酒精的有害使用,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以及缺乏足量的运动等。
非传染性疾病有时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因其与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糖尿病。非传染性疾病由遗传、生理、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危险因素。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类危险因素也越来越普遍。请看下列数字[2]:
·中国一半的成年男性和3%的成年女性经常吸烟,现有超过3.15 亿吸烟者,导致每年超过100 万人死亡。
·多数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都包含高盐、高脂和高糖的食物。18 岁以上中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每人10.5 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5.0 克的两倍以上)。
·仅有12%的中国人经常锻炼,超过80%的11~17 岁之间的青少年缺乏锻炼。
·过度饮酒会增加患病风险。中国的人均饮酒量高于西太平洋地区的人均饮酒量。18 岁以上饮酒人群有害使用酒精的比例高达9.3%。
目前中国的临床医学偏重于使用药物或手术等对抗性治疗,对许多NCD(非传染性慢病)患者的疗效不佳,导致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亟须我们转变思路,认真考虑其他的医学模式。
本书所描述的现代健康医学理论和方法,是防治NCD 极有前途的医学模式。健康医学关注如何降低生命系统中的化学熵(无序能),认为这种无序能可通过向环境不断排出而减少,保证系统内有序能不断增加。随着这个动态调整过程的进行,系统内的有序能不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生命体就会自发转变为时间、空间、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整个过程被称为生命体的自组织修复性。
由于生命存在于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之中,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干扰时,可通过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协调各器官、组织和系统的活动,来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稳态平衡可使机体很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健康医学认为,NCD 主要是由于机体自组织功能弱化导致的体内稳态失衡。如果能减少生命体的熵增,达到稳态平衡,使机体自组织修复功能回归常态,便可管控和逆转各类慢病,使患者或亚健康人群恢复并保持健康。
健康医学理论体系可形象地用大树来表示,主要分为:①根系,即氧、水和营养素(根三);②干系,即能量、营养物质、免疫、微环境(包括肠道菌群等)、荷尔蒙和心理平衡(干六);③端系,即免疫细胞和干细胞(两类细胞)。确保“根三”不匮乏,“干六”不失衡,加上免疫细胞对免疫力的增强和干细胞对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以及全程中医/中药干预,使机体达到稳态平衡、自组织修复和生命重启,可有效管控并逆转各种慢病,达到健康长寿的全人类永恒追求目标。
我们在本书中描述了使生命体通过稳态调节和自组织修复来预防、干预和管理NCD,促进、提高健康水平和健康长寿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尽管现代健康医学也大量使用现代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的技术方法,包括各种最前沿的分子、基因精准检测技术和免疫疗法等最新型的干预手段,但非药物的生活方式干预永远是健康医学的核心。
例如,现代健康医学特别重视营养在包括癌症在内的NCD 防治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营养失调是一切疾病的主要根源[3]。大量数据表明,当身体缺少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时,机体的组织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细胞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健康问题油然而生。实际上,不同营养物质的组合,能在体内形成包括激素、各种酶类和功能蛋白质在内的许多关键物质。例如,如果体内缺乏锌和铬,胰腺就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缺乏胰岛素可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内进行分解代谢,其后果就是血糖升高或糖尿病。
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医生普利斯研究发现,现代化的西方饮食会导致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是健康水平下降和罹患各种NCD 的根源[4]。
再如,现代健康医学也特别强调运动在癌症等各种慢病防治、管理以及抗衰老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日常运动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5],包括晚期前列腺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以及结肠癌等。9%~19%的癌症患者可以因缺乏运动导致患病[6]。
体育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罹患癌症的风险。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平衡热量摄入和能量消耗来维持健康的体重,并且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来预防某些癌症,例如调节性荷尔蒙、胰岛素和前列腺素水平,并对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正面积极影响[7]。
读者将在本书多个章节看到营养和运动在NCD 及多种癌症管理中的作用,也会看到其他各种生活方式,如压力、体重、睡眠、心理/情绪、二便、社交、性生活等在多种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一些案例。我们坚信,健康医学将在中国政府的“健康中国”大战略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设更健康的世界”宏大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 伟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ving Lives by Fighting NCDs[R/OL]. (2018)[2018-12-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2015.43.
[3]JENSEN B,ANDERSON M.Empty Harvest: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Our Food,Our Immunity,and Our Planet [M].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1995: 113.
[4]WESTON A P. Nutrition and Physical Degeneration: A Comparison of Primitive and Modern Diets and Their Effects [M]. New York: Paul B. Hoeber,Inc,1939: 501.
[5]MOORE S C,LEE I,WEIDERPASS E,et al. Association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26 types of cancer in 1.44 million adults [J]. 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6,176: 816-825.
[6]FRIEDENREICH C M,NEILSON H K,and LYNCH B M. State of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preven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2010,46: 2593-2604.
[7]MCTIERNAN A,TWOROGER S S,RAJAN K B,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on Serum Androgen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12-Month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2004(13): 109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