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健康长寿是不分国家、种族、性别的全人类永恒追求,“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因为没有健康中国,就没有美丽中国,就无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只能是一句华丽的口号。健康医学能够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的目标,提升中国人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这实际上就是健康医学的宗旨。现代健康医学的终极目标是不大病、不早老、健康长寿,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战略完全吻合。
什么是健康?按照现代健康医学对健康的定义,除了身体健康,高水平的全优健康还包括精神健康、情绪健康、社交健康、智力健康、心理健康、两性健康、环境健康、财务健康和职业健康[2-4]。健康医学中的“健康”一词来源于英文“wellness”,而不是“health”,前者是一个有远古根基的现代词汇。作为一个现代概念,wellness 表示更高级、更高水平的全优健康。美国卫生部“药物滥用与心理健康服务局(SAMHSA)”将全优健康分为8 个维度:情绪、精神、智力、身体、环境、财务、职业和社交[4]。现代健康医学的狭义定义,是通过降低各种疾病风险和全程生命托管,使机体持续全面保持高水平健康,进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科学与艺术。现代健康医学的范畴涵盖了各种疾病的预测、预防、干预和康复,使人保持高水平全面健康并获得超长的健康寿命,因此健康医学绝不是单一的医学学科,而是整合了生活方式医学(包括功效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压力/情绪管理等)、对抗医学、顺势医学、循证医学、功能医学、传统医学、精准医学、分子医学、中医经络、中药学、康复医学等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健康医学是在包括印度韦达养生学(阿育吠陀疗法)、中医/经络等传统医学、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预防医学理念以及自然疗法、顺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是世界上第一个关注预防疾病而不仅仅治疗疾病的医生,他认为疾病是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产物。他在2 500年前就提出:“有目的地保护和增进健康比健康受到损害后再恢复更高明[5]。”进入21 世纪后,随着健身、饮食、健康生活和高水平健康的概念与需求不断扩大,健康医学改变了从食品、饮料到旅游各行各业,健康医学不仅让美国,甚至让全球的健康浪潮和市场都达到了一个关键性拐点。1974年John Travis 医生在加州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健康医学中心。1977年Don Ardell发表了“高水平健康:医生、药物和疾病的另一种选择”。威斯康星大学史蒂文斯波恩特分校在20 世纪80年代建立了第一个大学校园健康医学中心[6]。
现代健康医学的理论主要包括:①机体自组织修复;②稳态平衡。奥地利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Erwin Schrödinger(薛定谔)在他的名著What is life 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生命可对抗无序保持平衡[1]。换句话说,生命以负熵为食,即生命依靠从外部环境摄取负熵来维持和发展[7]。生命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实质,即新陈代谢的本质并不是与环境交换物质或能量,而是通过负熵的“入”和熵增的“出”这种交换方式,从环境不断地汲取负熵,以抵消生命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熵增,使生命得以维持低熵,避免死亡。
当生命系统中的熵不断减少,有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发转变为时间、空间、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个熵减和有序性增加的过程,称为生命体的自组织修复性。现代健康医学认为,生命是具有自组织修复能力的复杂开放系统。这一点有很多例证,如除了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自由基、单环、双环或多环芳香胺、病毒等致癌物质,会对人基因组DNA 造成损伤之外,基因组自身每天都会产生数以千计的自发变异,而每次细胞分裂时由于DNA 复制错误造成的突变高达几百万个。如果这些变异和突变造成的DNA 损伤不被及时修复,地球上的人类早已不复存在。正是因为人体中存在DNA 修复机制,才能保证人不会因为癌症和各种体细胞突变带来的疾病而死亡。再如,胰岛β 细胞受损导致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热量限制(节食)后,无需服用任何药物,受损的β 细胞也会得到自组织修复,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8]。
稳态平衡是现代健康医学理论的另一个基石。生命存在于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之中,外环境与内部微环境中的各种生命过程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包括环境/微环境与饮食、基因表达、遗传变异、表观遗传修饰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人体的稳态平衡。
当生命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干扰而出现生理紊乱或不平衡时,机体可通过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使机体器官、系统和细胞内的各个调节系统进行整体协调,来恢复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从而使体内处于熵减的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机体适应环境变异的自组织稳态平衡。
人的死亡方式可以概括为:①突发性死亡,即猝死,如心脑血管疾病;②预期性死亡,如癌症;③器官衰竭性死亡,如慢病或NCD;④无疾而终,自然衰老。无论哪一种死亡方式都是由于生命体的熵增,使机体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导致丧失稳态平衡及丧失自组织修复功能。如心律失常造成的运动员猝死,是由于心搏骤停造成血液循环和供氧的突发性失衡,而且这种心血管系统稳态平衡的瞬时急速消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恢复。这种猝死是死刑的“立即执行”。而癌症和其他慢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是由于超负荷的各种应激源(如辐射、紫外线、有机化合物毒素、生物毒素等),导致机体的正常自组织修复功能(如基因组突变修复、细胞损伤修复等)不足以有效修复严重受损的各种分子和细胞,以及免疫平衡、能量平衡、代谢平衡等机体正常稳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机体的熵增,无序度/混乱度到达极值,生命活动终止,这种死亡属于死刑的“缓期执行”。
消除慢病最有效的途径是变“稳态失衡”为“稳态平衡”,重塑自组织修复功能,并充分运用这种自修复力,祛除各类慢性病。现代健康医学的这种理念,与18~20 世纪早期健康医学的自救、自愈和使用天然物质促进身体自愈应答的顺势疗法一脉相承,都认为健康人体所具备的自组织功能之一——自修复力或自愈力是祛除病痛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是人体天然合理的自然力。
本书表达的现代健康医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是融入与综合了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50年来创立的首长保健理念、模式和累积的经验,其主要思路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疗养一体化,全面、系统、深度精准检测与管理的首长保健体系,也就是健康医学体系。它包括:①使用最安全、灵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对身体生理健康/亚健康以及体内稳态平衡进行全面动态实时监测,对各种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内分泌、循环、呼吸、神经、消化、运动、泌尿和性腺/生殖系统进行精准检测,真正确保疾病的早期预测/预防;②多学科专家团队对个体健康状况认真评估,分析检测结果;③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多种健康医学手段,包括免疫、营养、运动、荷尔蒙、再生修复、排毒、肠道菌群调理、氧疗、中医药/经络调理、压力控制、心理、睡眠、二便、性生活、体重控制以及精神和情绪控制在内的方式,对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干预或调理;④制订长期、全面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方案。这种首长保健模式在防癌、防猝死、慢病管理、抗衰老和性腺维护等五大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使中国领导人的平均寿命达到92 岁,超过了7 大工业国领导人的平均寿命。
现代健康医学与精准医疗及健康管理相比较,后两者都是前者的一部分,即现代健康医学包括了精准医学、健康管理。例如,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精准医疗的主要技术还都是生命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肠道微生物组)技术,不包括精神、情绪、智力、社交、职业和心理干预内容,而后者是现代健康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没有这些方面的健康,只有基因健康、蛋白质健康、小分子代谢物健康,是初级水平的低层次身体健康,只有达到现代健康医学所定义的全优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情绪健康、社交健康、智力健康、心理健康、两性健康、环境健康、财务健康和职业健康),才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健康。当然,健康医学绝不排斥精准医学所使用的技术方法,相反这些方法手段都已经应用于健康医学的日常实践中。但在理念上,现代健康医学与精准医学有很大不同,前者包括了生理、心理、情绪、社交、精神、心灵等方面的调整与干预,真正做到身心灵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健康医学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最高水平的疾病精准预防、精准治疗干预、精准预后和精准康复。
与国内以体检为主的健康管理相比,现代健康医学具有如下显著特点:①除了常规体检,健康医学更重视疾病预报系统(PCD)的建立;②对机体的稳态平衡进行全面检测,包括能量和物质代谢平衡、营养平衡、免疫平衡、微环境生态平衡(肠道菌群、毒素、重金属、食物不耐受等)、荷尔蒙平衡和肿瘤微环境(TME)酸碱平衡;③对检测结果进行多学科评估分析,评估团队包括功能医学专家、高级营养师、体适能/运动医学专家、临床专家、防癌专家、抗衰老专家、中医/经络专家、基因组医学专家、再生医学专家、免疫学专家、顺势医学专家和预防医学专家;④对有疾病风险的人群进行健康医学干预,包括营养、运动、压力、心理、睡眠、二便、性生活、减重、情绪控制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心肺功能、肌肉强度、精神健康水平等;⑤现代健康医学通过多级管控,为亚健康人群和患者制订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也称为全程生命托管;⑥为出院后患者制订个性化监测、中西医调理、营养、运动、心理等多种康复方案。
鉴于现代健康医学的目标是令大众获得并保持高水平全面健康,因此使用的检测、干预、康复和抗衰老方法,涵盖了生活方式转变和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尖端技术。
目前在现代健康医学中使用的疾病风险预测和检测技术方法,包括健康状况的初步评估、疾病易感基因检测、液体活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端粒检测、功能医学检测、细胞生物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等。在疾病干预和患者康复方面使用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压力管理、社交、二便、体重管理、性生活等)、对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平衡进行调理(能量平衡、微环境生态平衡、荷尔蒙平衡等)、免疫治疗、干细胞相关治疗、氧疗、特殊营养素干预、热量限制与生命重启、等微子颐养舱调理、中医经络调理康复以及心理调整与心灵重建等。在长寿/抗衰老方面使用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激素(荷尔蒙)调节、保持端粒长度、减缓干细胞耗竭、减少DNA 的有害突变与损伤、逆转表观遗传变化、保持蛋白质内稳态与激活自噬、避免营养失调、消除线粒体功能障碍、对抗细胞老化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避免细胞间通讯异常与防止细胞重编程、对抗炎症、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产生等。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现代健康医学的宗旨、目标、发展演变过程、理论基础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第二部分描述了现代健康医学在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各种疾病风险预测、检测、干预、康复和抗衰老技术方法。第三部分给出了一些应用健康医学的典型案例,包括使用健康医学倡导的生活方式改变(营养、运动等)、细胞治疗、多原子溶液氧(OPL)和其他技术方法,在癌症、非感染性慢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预防、干预、管理中取得的进展。第四部分对生命三大要素,即健康医学根基疗法所依赖的氧、水和营养素,在各种疾病的干预和保健中的重要意义与关键作用作了详细阐述。
目前在国内已成立了一些以“健康医学”冠名的医疗或教育机构,还缺乏全面阐述现代健康医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专著。我们希望本书可为正在或将要从事健康医学的专业人员提供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为促进健康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王文中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R]. 北京:国务院,2016.
[2]MILLER,J W. Wellnes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 Spektrum Freizeit [J].2005, 27: 94.
[3]FAIR S E. Wellness and Physical Therapy [M]: Sudbury: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2010: 9-28.
[4]SMITH B J,TANG K C and NUTBEAM D. WHO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 new terms [J].Health Promot Int. 2006,21(4):340-5.
[5]O’ DONNEL M P. Health promotion in the workplace [M]. Troy: Art & Science of Health Promotion Institute. 2014:16-17.
[6]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History of wellness [EB/OL]. (2015-10-16)[2018-12-30].
[7]SCHRÖDINGER E. What is Life? The Physical Aspect of the Living Cell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4:23-25.
[8]CHENG C W,VILLANI V,ROBERTA B,et al. Fasting-Mimicking Diet Promotes Ngn3-Driven b-Cell Regeneration to Reverse Diabetes [J]. Cell,2017,168(5): 77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