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促进管理
除了疾病的预报/预测、检测和干预,健康医学理论应用的另一个重点是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促进管理与康复,因为健康医学的核心是提高人体的自组织修复能力和达到机体各方面的稳态平衡,而健康促进管理与全面康复是机体自组织修复和恢复稳态平衡不可或缺的。
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促进管理包括:①主诉管理;②疾病症状管理;③异常指标管理;④单病管理;⑤生命状态管理;⑥日常管理;⑦四季节气养生管理;⑧季度评价方案;⑨24 小时健康助理咨询服务;⑩全年保健医生不限次数咨询。针对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医疗等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下列措施:
(1)多维度健康状况检测。使用最新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分子、细胞检测方法以及功能医学检测并结合临床体检,对家族遗传因素、个体致病基因突变、免疫力、细胞衰老情况、各脏器状态、荷尔蒙水平、机体营养平衡、体内毒物水平、血液状态、体能状况等进行多维度检测,全面了解细胞、组织器官、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现状。
(2)多学科分析评估。由包括临床专家、高级保健专家、营养专家,遗传学/基因组医学专家、运动医学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对癌症、心脏病等各种慢病的风险以及细胞、机体的衰老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找出特定疾病的风险、隐患和存在的健康问题。
(3)全方位干预方案制订。根据多维度检测得到的健康风险信息及多学科健康状况评估结果,由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制订个性化的全方位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包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运动、睡眠、二便、情绪、性生活的调整以及排毒、提升免疫力等。
(4)建立全面个人健康档案,实时掌握个人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疾病隐患以及进行健康风险/疾病的有效干预。
(5)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并长期保持高水平整体健康。
2011年,卫健委颁布《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学习发达国家,建立三级体系。由于我国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加上大量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因此这一部分的康复需求相当巨大。据国家卫健委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 亿,而其中,需要康复的人数超过1 000 万人[1-2]。
院后管理对慢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癌症患者为例,由于中国与美国在医疗保健体系、对医生的培养教育、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技术水平、研发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的癌症患者生存率差异较大。据2014年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公布的一份癌症生存率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表8-1)[3-4]。
表8-1 中美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

癌症患者院后管理主要包括术后监测与康复、控制转移复发、修复放化疗损伤等,其他管理的内容包括饮食管理、心理管理、疼痛管理等。在癌症病情得到有效监控和在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得到有效管理后,癌症术后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都会明显延长。对于其他慢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风等的全面康复,健康医学聚焦的院后管理也是重要手段。下面主要以癌症的院后管理与康复为例,描述健康医学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