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作为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和资本过程的劳动者
2025年10月14日
四、少数民族作为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和资本过程的劳动者
纪录片《茶马古道》讲述了盘桓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线路从茶的发源地说起,一个产地一个线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大理等产茶地出发形成茶马古道销售的道路,以茶作为互市东西进行贸易,南来北往。茶马古道的沿途分布着傣族、藏族、白族、黎族、纳西族、怒族、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等二十多个民族。从采茶、制茶到货运,影像展现了少数民族的辛苦劳作。《最后的马帮》记录了国家交通部扶贫项目满孜——孔当公路未开通前,作为全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独龙族聚居区如何以赶马的方式输送物资进山的宝贵影像。影片同样展现了各地经济循环和协同劳作模式。
《最后的梯田部落》中,云南省红河县龙甲村的陈发红聊起了孙女在昆明打工的事情。在哈尼族当中,村里的很多后辈都跑去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打工了,有的女孩子已经嫁到了大城市里。他说:“现在随她们的自由,不像以前,孩子们在十二三岁时婚姻就由父母包办了。”村民白尼呼在读初中的时候,孩子就一岁了。“在那个年代很多带着孩子上学的,”他随即摆摆手严肃地说,“现在我绝对不允许包办婚姻,我的两个孩子都要让他们去读书、上大学,再怎么困难都不怕。”可以说,城市为各民族间提供了共同的居住社区和劳动场所,各少数民族已经分布在城市中,成为城市建设、民族间资本生成的主体。在这里,40岁以下的人都外出打工了,50岁以上的在守家。白家是哈尼族最普通的一家,也是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缩影,这样的村子处在传统与现代相交替的变更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风俗习惯走向科学化、文明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着闯荡世界的决心走出村落,融入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