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地名文化的影子
华州区是一个有着七千多年文明史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古朴博雅、沉雄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下,华州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堡、一街一巷、一桥一路、一塬一壑,都深藏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无时无不在向一代又一代华州儿女叙说着这里的荣光和梦想,这些承载着文化的地名,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物证。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打下时代的烙印,如: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等,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会以词语形式赋予各种变化地理实体的一个称谓,构成了万事万物的多样性,这种称谓,是人们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它既是人类思维和认识的起点,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和蔓延,更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地名的形成是客观而又具体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必然伴随并依附着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内涵愈加丰富与外界的关联愈加多样。
其中,集中体现人们的观念和追求的部分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被一定范围群体习惯性认同并赋予一定内涵的称谓,才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地名。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地名,积淀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地名记录着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自身生存发展艰难而辉煌的历史,这其中有战争、疾病和磨难,也有进步、发展和辉煌。也深蕴于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历史、地理、语言等人文学科之中。昭示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恢宏与美丽。
探索地名记录着的人类历史,就如同沿着一座座熠熠生辉的人文历史路标,引导人们走进文明家园的深处寻踪探秘,那波澜壮阔的历史脉博,激发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赞美与崇敬。
二〇一五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中,对陕西文物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的沧桑,看得见岁月的流痕,留得住文化的根脉”。同时揭示了地名文化的深层次意义。
相信所有生活在这里和漫步在华州的游客,都会为华州区古老生动的地名文化所感染,都会产生探寻华州地名故事深层奥秘的热情和冲动。
在我看来,保护好、延续好、传播好华州地名文化,并通过不断的挖掘、发现、呈现,让人们看得见这块热土上曾经涌现过的文化“流痕”。
只有唤醒和强化人民大众的文化记忆,让人们“看得见”“说得出”湮没在岁月流沙中的文化标志,华州区历史文化的天空才能群星闪耀,永不寥落,深蕴其中的文化精神,才能如春雨润万物般地融入当代人的文化血液,真正把“文化的根脉”留住,根系植入华州人心中,让历史文化的基因成为激发人民文化自信、团结奋斗、砥砺前进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才能不断激发大家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眷恋之情。
《乡愁的味道——华州地名面面观》,是我会初次对全区地名调查汇集的一部民间口头文学,也是一部记时、记事、记史的工具书。希望它成为华州文化建设百花园中,一枝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独特而又绚丽的花朵。
贾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