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村、白龙村和青龙村的传说
龙,早在伏羲氏时就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
龙是十二生肖里一种抽象的物种,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历来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皇帝总以真龙天子自尊,民间也以属龙相得意,等等。
在华州区大明镇有三个以龙相称的村子,当地人习惯统称为“三龙村”,分别叫黄龙村、白龙村和青龙村。因何得此尊名?
当地人说,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
当地人说,“三龙村”得名源于优秀传统剧《白蛇传》的故事。《白蛇传》说的是白素贞与青儿在四川峨眉山孤守多年,修炼成仙。但是,她们并不满足那样的生活环境,一心要摆脱苦修的日子,向往人间的繁华锦绣。于是,和青儿一起于清明节佩剑云游到景色迷人的杭州西湖。在西湖虽然觉得满意,可法海和尚视白素贞为妖,整天找岔子闹事,千方百计要除掉她。更可恨的是,白素贞与许仙喜结良缘后,法海从中威胁挑拨和破坏,给他们设置重重障碍,使夫妻俩不能团聚,生活过得很不安宁。正如《断桥》里唱道:“与官人真乃是良缘巧凑,谁料想贼法海苦作对头,到如今夫妻们东离西走,受奔波、担惊慌,长恨悠悠……”。尽管如此,她俩还是苦苦忍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青儿劝白素贞离开这里,免得受法海和尚的气,正当她俩愁肠满腹之时,有个身穿黄袍,留着雪白胡须的仙人,早就看出了她俩的心事。一天晚上,仙道来到她俩的住处,捋着白胡须说,自从你俩来到西湖后,我一直关注着你俩,你俩的处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同情你俩的遭遇。接着又说,前段时间我云游四方,发现秦岭北麓的凤凰山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环境优雅,如仙境一般,真是个好地方,咱们不如一块到那里安歇隐居。她俩听了老人的话也很心动,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三人腾云驾雾来到凤凰山下,终身时仙化成黄色、白色、青色长龙,隆起三座绵延不断的山岭,分别叫黄龙岭、白龙岭和青龙岭。之后,有人家迁居岭涧,形成村落,分别得名黄龙村、白龙村和青龙村。
另有一种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的一年春季里,深夜天空突然浓云密布,雷声震天,电光闪耀,倾盆大雨直泻而下。
第二天一大早,当人们出门向南望时,看到了由东向西有黄龙、白龙、青龙面北卧踞在山头峻岭,还不时地睁大眼睛,口一张一合地好像对人们说些什么。
自从三条龙盘踞这里后,从此带来了风调雨顺的日子。
秦岭北麓地处旱塬,水源极缺,当地群众吃水十分困难,尤其是大旱之年,人们每天就得早早起来跑到很远的沟道里担水,用牲口驮水,整天为吃水奔波。三条龙好像理解了人们的难处和意愿,于是就浑身猛跃翻动,龙爪在紧靠石崖的沟坡上用力刨挖,挖出了三眼清泉喷涌而出。从此,人们喝上了甘甜的泉水。奇怪的是,在黄龙和白龙的沟坡上出现了两边相通的两眼泉水,泉水水质特别甘甜,两边村民非常高兴,欢呼雀跃不止。
传说相通的两眼泉水是从两只龙嘴吐出来的,泉眼与相距五公里的魏家塬遥遥相对,成了魏家塬村的龙脉。魏家塬村有个狠心的地主,为了夺得龙眼,与外来的两个喇嘛沆瀣一气,借机来到龙泉身边,盗走了龙眼。从此两眼通向黄龙峪的泉水开始变小,很快出现了断流现象,而白龙峪的泉水仍不断地流着。当黄龙村的水流小,远远满足不了村民的需求时,村民们曾对泉眼多次进行了疏通。现在,在泉水旁的石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镌刻着“清乾隆四年重修”的字样。经过历代的多次整修,现在村民们从泉眼处安装了水管通向村里,三个村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解决了三个村群众用水的难题。
三龙已渺然无踪,但给人们留下了像龙一样蜿蜒起伏高仰的黄龙、白龙、青龙三座山峰,深深的三道峪和涓涓玉泉似的小河流淌,以及黄龙、白龙、青龙三座以龙得名的村庄。
口述人:李世茂,大明镇渔池村人
文字整理:张书经,生于1935年8 月,大明镇渔池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