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镇、抬头村[1]、敷水[2]名称的传说

柳枝镇、抬头村 [1]、敷水 [2]名称的传说

柳枝街公园步道 高振强摄 2017.8

传说北宋年间,今柳枝镇张桥村阜头山下住着一户财主,大家叫他绰号“金斗王”。庄园修的和宫殿一样,深宅大院,前庭后楼,大门口蹲着一对石狮子,张口瞪眼。

他奸诈蛮横,使尽伎俩盘剥当地贫苦农民,制有大小金斗,小斗少三升,大斗多三升,往往趁穷人断炊借粮,采用小斗出、大斗入的手法欺诈穷人,致使多少家庭几代人还不清他的阎王账。

凤仙小姑娘,父母因还不起“金斗王”的债,被逼双双死于非命。金斗王又抢了小凤仙给他家当丫鬟,以身抵债。

凤仙在金斗王家干活受气,挨打挨骂。她明白懂事,心地善良,常常背着主人,接济穷苦人。众人都说:“金斗王瞎货丧天良,小凤仙一副好心肠。”

有一天,一位清贫老道出现在金斗王面前,先向金斗王深深施一礼道:“施主万福,贫道云游到贵府,一路上饥渴空腹,诚望施主积德行善,施一点钱粮或斋饭,多少不限,悉请尊便……”

金斗王非但不施舍,反而气急败坏地羞辱于他,看见拴在马桩上的那匹枣红马正要拉屎,便瞪起三棱眼,夺下老道手中碗,接了半碗冒着热气的马粪,塞到老道手里,冷笑道:“给你饭,快趁热吃吧。”

老道厉声正色说道:“天不可欺,道不可辱,不施也罢,伤天害理,罪大恶极……”

不等老道说完,金斗王举起马鞭,就向老道劈头盖脸地抽过去,一边打,一边骂:“嘿,好个江湖骗子,还一套一套的,竟敢骂我,把你搁到那没风处,饿上三天,看你还天不天,道不道的!”

说着又给早已围在跟前的几个家丁使了个眼色,众家丁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老道拖进黑洞洞的磨房里,捆绑吊打,整整饿了两天两夜。

老道被折磨得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凤仙趁无人之机,来到老道跟前,指着一条出路,泣不成声说:“老爷爷,赶快逃命去吧!这家主人心狠手辣,晚了您就逃不走了。”

老道慢慢睁开双眼,勉强站起身来,连连道谢。临走时,悄悄对凤仙说:“小姑娘,你真善良,我不要紧,你倒是要时时留心,盯紧大门上那一对石狮子,如果发现石狮子眼睛红了,你就赶紧骑到它的脊背上,抱紧脖子手不松,贴紧身子眼不睁,千万,千万!”

老道说完,变化着一股青烟不见了……原来,他是玉帝派到人间查访的太白大仙。

凤仙将老道的话牢记在心,每天早上留意着大门前石狮子眼睛的变化。

一天清早,凤仙猛然看见石狮子的眼睛变成了大红颜色。她二话没说,一跃而上,骑上了石狮子的脊背,紧抱脖子手不松,紧贴身子眼不睁。说也怪,凤仙刚一骑上去,那石狮子便张开四蹄,脚下生风,呼呼呼……向东北方向飞跑而去。不多时,便刮起大风。紧接着,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凤仙任凭狂风暴雨,依然手不松,眼不睁。

跑出四五里远,狂风吹开了外衣,凤仙微睁双眼,整理衣衫,轻轻扣了一下纽子。后来,人们把她扣纽子的地方叫“纽子”,天长日久念转音了,念成了“柳枝”,就是今天的柳枝街。

再往东跑了六七里,风雨慢慢停了。只听身后西南方向一声巨响,抬头一看,金斗王大院后的阜头峰已经倒塌,不可一世的金斗王全家被压在了乱石堆下。

后来,人们把凤仙抬头看的地方叫“抬头”,就是如今华阴市敷水镇的抬头村。

再往东跑了五六里,天空慢慢放晴。石狮子停在一条河的右岸,凤仙靠在石狮子身旁,思绪万千,难以平静,想到父母被金斗王活活逼死,想到自己在金斗王家受尽苦难,想到多少乡亲被金斗王欺压得妻离子散,又有多少无辜百姓压在乱石底下,命丧黄泉……

她越想越伤心,于是放声大哭,泪如泉涌。人们把凤仙痛哭流泪的地方叫“哭水”,后来念转音了,念成了“敷水”,就是现在的敷水街。

口述人:何福善,柳枝镇张桥村人

文字整理:贾平京,生于1960年6 月,高塘镇腰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