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村的传说

(孔村)郑家村 高振强摄 2017.8
郑家村是渭南市华州区原东赵乡孔村的一个自然村,郑姓为村中主姓。据说,村名还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恩赐而得的。
传说,赵匡胤年轻的时候,志大好强,闯荡江湖,寻思着安定乱世。可是,他闹不清应该怎么办,手里紧了(缺钱)就去赌博。有一次,连本钱也输光了,没钱吃饭,晚上歇店更成问题。
无奈中,赵匡胤来到今华州区城西的郑家村。村口有个小客店,是郑子明和老伴开的。两口子为人正气,有本事,乐于助人,会舞枪弄棒,很受村人称赞。
郑子明看到急急行走的赵匡胤,把他叫到店里,让吃让喝。闲谈中,知道赵匡胤是个有学问、有本事的人,就留赵匡胤住下,并结拜成异姓兄弟。两人越说越对劲,就商量招兵买马打天下的事。
后来,又结识了柴子耀,三人歃血为盟,决心干一番事业,由于三人非常要好,人也称他们是桃园三结义。
不久,他们就招了数万人马,打出潼关,投奔了后周。后周皇帝郭威心地狭小,容不得人。弟兄三个杀了郭威,让大哥柴子耀当了皇帝。
柴子耀死后,太子柴崇年幼,把江山让给了叔父(干)赵匡胤。赵匡胤不断开拓疆域,几年后统一南北,改国号为大宋,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郑子明也当上了大官。
他当官不忘家乡父老,经常派人送银两接济穷人。赵匡胤起了疑心,
趁酒醉杀了郑子明。
郑妻陶三春知道了,怒气冲冲闯进宫来,要替夫报仇。赵匡胤说,是自己喝醉酒干下了缺德事,实在后悔。又以封官许愿打动陶三春。陶三春虽然是女人,本事却比郑子明大得多,她不愿意为官,又准备回家乡去了。
赵匡胤一直追到客店,费尽心思,都没有说服陶三春。
为了表示自己的悔过,也是为了不忘郑子明的恩德,就赐他们的村名叫“郑家”。村里人也不忘郑子明的恩情,也乐意叫“郑家”,郑家村就此沿袭下来。
口述人:高醒夫,大明镇高楼村人
文字整理:同阳洲,生于1945年9月,赤水镇郭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