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后裔居住的薛村

薛仁贵后裔居住的薛村

(拆头村)薛村桥 贾平京摄 2017.10

高塘镇拆头行政村西南有一条深沟。沟西有一个村子,因同村人都是薛姓,人们就称其为薛村。

据传,薛村的得名与唐朝名将薛仁贵有关。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太宗朝的名将,他出身贫贱,青年时作佣工,因力大而著名。但由于力大食量大,而难以谋生,几至于困顿不堪。后来被选为大将,带兵东征,十余年后凯旋回师,受到皇帝的封赠与赏赐。

后来,薛仁贵的家族不断繁衍,户族越来越大,亲友派系甚多,散居于京城附近及周边各州府。

其中,有一支亲族几经辗转,来到华州,定居住在薛底村东的“疙瘩庙”下边。

明朝时,华州发生了大地震,死伤数十万人,地震也危及到了薛底村的人,于是就有一支薛姓亲族沿川道而上,寻找新的居所。

薛建国家古宅院 贾平京摄 2017.10

当时的高塘三川,还没有多少人居住,到处是一片茂密的黑松林,环境十分荒凉。

这帮薛姓亲族朝南走,一直走到了离南山不远的一处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在此地砍树建房,开荒种地,成为一个独立的村子。刚开始,只有十多家人。

几百年来,不断有薛底村的薛姓人家陆续搬迁过来,村子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在已有七八十户,数百口人,成为一个大村。

薛家户族越来越大,也出了一些名人。例如,近代曾担任过原陕西省省长董钊秘书的薛毅山,还有留日大学生薛华,是我国现代有名的地质学家。

由于村中的薛姓人家是薛仁贵的宗族,后代且均为薛姓,所以,就把其村子取名“薛村”。

口述人:薛尚礼,高塘镇(拆头村)薛村人

文字整理:贾宝勤,生于1944年9月,高塘镇涧峪口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