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田寨、佐魏寨、彭家寨、任家寨、姚家寨村名的来历

漾田寨、佐魏寨、彭家寨、任家寨、姚家寨村名的来历

漾田村由漾田寨、佐魏寨、彭家寨、任家寨、姚家寨共五个自然村组成,人们习惯称这五个村为“寨里”。缘何均有“寨”字,有诗写道:“缘何五村皆称寨,洞明原委方释怀。村社全是扎营地,称谓多由姓氏来。救灾维稳尊圣谕,解甲归农从军裁。军转成民事农桑,农承军范筑村台。安居乐业已久远,繁衍生息到现在。有字史书无记述,无字传说道明白。”吟诗会义,从中不难看出些许迹象。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556年1月23日),华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地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华州是地震的中心地带,地震的惨烈景状有诗云:“电闪雷鸣只瞬间,山崩地裂灭人寰。千村霹雳成壑阜,万户萧疏断炊烟。尸横遍野叠叠是,坟丘随处堆堆见。血雨腥风满关中,残月冷空怨苍天。”华州州官杨䌽面对如此灾情,禀奏朝廷救灾,朝廷即派军队增援。增援军队住在今赤水镇样田村周围,彭家寨居中为中军帐;魏姓居左,为佐卫将军;姚姓居右,为右卫将军;任姓为先锋。漾田是辎重营,主管枪械、车马、被服、粮草等后勤事务。为安全起见,驻防成梅花形布局。增援军队一面协助地方救灾,一面维护社会稳定。

高振强摄 2017.7

大地震造成八十三万人罹难,华州大地十室九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王朝为了灾后重建,从全国各地迁民于关中,动员救灾驻军转民落户。救灾驻军响应朝廷号召,完成救灾任务后,就地以营寨为村解甲归农。从此便有了漾田寨、佐魏寨、彭家寨、任家寨、姚家寨五个自然村。村名由主官姓氏带寨字而叫,其中唯有漾田村,以其周围清水围城,碧波荡漾,田水相间的优美情景而得名。据说,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文人所题其名。

样田的“样”字原先是带有三滴水的“漾”字,这从老房屋的梁板书写和有些门楼上的刻字可证。后来实施简化字,就简化为“样”字。这五个自然村,样田村子大,人口多,名称诗情画意,在村级区域划分中,大村以“样田”冠名,理所当然。由于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这五个村之间人与人平日交往密切,往往是一村有事,四村出动,群策群力,相帮相扶,至今仍保持着当年军旅风范和行伍出身的基因。

岁月悠悠,天地漫漫。五个村寨曾有过的辉煌,曾有过的艰难,如同过往云烟,皆成美谈。而五个村名依然荡气回肠,传颂着古老的故事,成为今天见证历史的物证。

口述人:杜全林,赤水镇(田梯村)佐魏寨村人

禹金仓,赤水镇(田梯村)漾田寨村人

沈仲民,赤水镇(田梯村)漾田寨村人

文字整理:罗文学,生于1941年11月,赤水镇(遇仙村)安门前村人